close

        如果自己這樣的思考無誤,那麼這樣的情況無疑是回應了「M型化社會」的到來(大前研一的概念;「所謂的M型社會,指的是在全球化的趨勢下,富者在數位世界中,大賺全世界的錢,財富快速攀升;另一方面,隨著資源重新分配,中產階級因失去競爭力,而淪落到中下階層,整個社會的財富分配,在中間這塊,忽然有了很大的缺口,跟『M』的字型一樣,整個世界分成了三塊,左邊的窮人變多,右邊的富人也變多,但是中間這塊,就忽然陷下去,然後不見了。」<<商業周刊第 986 期>>[由於是朋友轉寄給我的,抱歉無法提供引用頁碼,有興趣者請自行參閱])。面對這樣的社會狀態,該如何因應?隨著人生經歷的不同,每個人會有不同的因應方法。概括來說,可以「舉白旗、束手就擒、坐以待斃」,或者選擇「面對現實,尋找出路」。

        對於有勇氣面對現實、尋找出路的人們,我們是不是可以用行動給予支持?以35元咖啡shop為例,在價格相同、咖啡品質差異不大的情況下,我們可以以一般個人的shop為優先考慮,尤其是目前許多小型coffee shop大都也有注意到店面環境、店內的設計擺設等。由於這種小型的shop通常不可能請設計師來設計,店面與店內的設計就會牽涉到店家個人的創意與考量。我們在挑選一家shop店內消費時可能會考慮到的眾多因素,店家可能都需要在其環境受限(店面不大、資金、地點等)下,學習創意思考,走出自己的風格,show出自己的用心。如果我們可以在能力範圍內多多支持這樣的商店,我們所得到的會更多。

        第一個當然是,支持別人的同時,我們其實也在肯定自己、支持自己學習面對任何的挑戰。同樣都在這個生活環境、都面臨全球化所帶來的衝擊,我們自己也在以自己的方式找尋出路,我們的任何嘗試也都需要別人適度的予以支持與肯定。第二,我們的城市會更有藝術氣息。例如,在一條賣coffee的街上,價格差不多的條件下,將呈現的是玲瑯滿目、充滿創意設計的小店。隨著每家店設計與擺設的差異,呈現不同的特色與用心,我們所感受的消費也就不再是制式化;商品也不再只是物件本身,還涵括每個店家的用心。第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我們找回自己的品味能力。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了一個現象:買買小東西,我們就不自覺得找便利商店,買什麼就往什麼店去,吃、喝東西也可能就去那幾家比較有名的店……。這樣久了,我們個人獨有的鑑賞與品味能力一定會(還是已經是?)退化。這樣的後果,想必大家可以想見,我們個人差異所呈現的多樣性也隨之不見,冒險、創新的精神也沒了,最後可能連自己的思辨能力也連帶喪失(可能就真如同M型那限下去的中間一塊了)。

        想到這兒,眼前有兩家小coffee shop,選了一家。店裡有兩位個人,一位老人家在看報紙,桌上一杯咖啡。另一位小姐趴在桌上睡覺。這位小姐可能是這老闆的親戚朋友之類的,在我要離開前,那位小姐醒了,老闆注意到,便問她說,「可以囉?」「恩」。老闆就煮起另一杯咖啡來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elle 的頭像
    belle

    北歐─平等─台灣(Scandinavia/the Nordic-Equalitarianism-Taiwan)

    b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