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聽我在說北歐的男性育兒如何如何,大家可能覺得遙不可及,剛好在瑞典的網友娃娃媽媽在瑞典share了這篇可作為印證(雖然也不是所有北歐男性都如此,可是可以了解父親育兒對小孩的影響),還蠻值得各位爸爸及未來的爸爸們參考的。

 

(本來應該是要摘要精彩段落,然後讓大家連結到娃娃媽媽在瑞典的blog去讀,但是......實在太精彩了!!所以還是想全文引出。還請娃娃媽媽見諒。)

 

===

爸爸第一名

分類:這一家人
2006/09/30 05:07


自從媽媽迷上〝部落格〞後,媽媽回答Felicia的問題,便只有:

「嗯..!嗯..!好乖 ...!」

有一天媽媽聽到Felicia嬌聲嬌氣地說:

Pappa,du är min bästa pappa  

 爸爸,你是我最棒的爸爸!)

媽媽一聽到趕緊放下電腦坐到他們旁邊,試圖宣示自己的主權!

為時已晚,媽媽完全插不上話!

 

Felicia跟爸爸之間深厚的感情,可不是媽媽沉迷於〝部落格〞時建立的:

回到瑞典後,媽媽為了早點找到工作,馬上到學校學瑞典文。

(事與願違,到現在還是找不到工作,就一直呆在學校唄!)

照顧Felicia的工作便由爸爸一手擔起,一直到Felicia上托兒所為止。

Felicia的第一步,是在爸爸的見證下完成的

媽媽正好打電話給爸爸,透過爸爸的實況轉播,媽媽也沒錯過!)

Felicia的外婆聽說爸爸會換尿布、作副食品給Felicia吃,

還會推著娃娃車跟其他的爸爸在公園聊天時,直說:

「真趣味,汝爸爸攏無知啥米叫做抱囝仔!」

--Felicia的媽媽一直到外公去世後,才在夢中抱著外公痛哭!

 

[有照片]

 

除了媽媽也會的把屎把尿〞外,爸爸還有媽媽不會的絕活:

Felicia站在他的肩膀上、

把Felicia抓起來甩來甩去、

幫Felicia扶腳踏車、

陪Felicia在海裡游泳、

用瑞典文念床邊故事……!

 

而且爸爸從不會對Felicia發脾氣!

所以媽媽只好認命地退居到煮飯、洗衣、說中文故事的地位!

 (其實媽媽心理正在竊笑)!

 

[有照片]

 

P.S. 瑞典的有給育嬰假為480天,父母雙方可平均分擔。

         津貼的發放:生育前有工作的,比照薪資的 80%;

         沒工作的,則一天給付 180 kr(完稅後約500 NT一天)。

         育嬰假可分段用完:一年中的幾個月;一天中的幾個小時,不過得在小孩八歲內用完。

         除非你的小孩在國外出生,一般來說,480天剛好用到小孩得到托兒所位置

       (瑞典的托兒所要申請、排隊)!

         例如:Felicia在八個月大時才搬回瑞典;一歲四個月大時開始上托兒所。

         所以我們就在暑假時使用剩下的天數。

 

        最棒的媽媽!  

 

[有照片]

 

 ==

全文引自:http://tw.myblog.yahoo.com/wawalinde/article?mid=45&prev=1205&next=33&l=f&fid=22

 

圖片部份的連結好像有問題?!文中有好幾張好溫馨的父女圖,還有很棒的娃娃媽媽喔。還請連結到上面看看。

 

非常感謝娃娃媽媽在瑞典的分享:)

 

有興趣的人也可常常link到娃娃媽媽在瑞典的blog。

 

==

相信所有小孩、就業婦女都會想要這樣的爸爸跟老公吧!![修正一下:應該說「就業」婦女,而非所有女性,因為有許多女性其實是不肯放手讓男性育兒(至於不肯放手的理由有幾個:最主要的大概就是「不放心」以及「自己喜歡做,不想讓男性做」),這點在Helena Bergman and Barbara Hobson's "Compulsory fatherhood: the coding of fatherhood in the Swedish welfare state," in Making Men into Fathers: Masculinities and the Social Politics of Fatherhoo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一文中有提到,茲引如下:

 

Whereas the original debate on the absent father in the 1960s and 1970s focused on delinquency and the lack of a father figure, the main thrust in the discourse on fathering in the 1990s (DS 1993, 1995) was that men were prevented from taking up their rights as fathers because of structural constraints, family dynamics and age-old patterns that prejudiced society against men as caregivers. The blameworthy were recalcitrant employers, wives who refused to share the parental leave, and society in general (DS 1995: 38).  (p. 109-110;粗體及劃線部份為我所標)

 

因此,有許多女性「不願意」放手讓男性育兒。而在瑞典70年代(女性主義思潮席捲歐洲時),是男性「主動爭取」育兒的權利(換句話說,女性主義思潮到了瑞典,造就了「男性自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