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之前整理的資料與溫仲良先生分享,感謝溫先生不吝指教。溫先生個人認為美濃的淹水和本身的地形以及百年來的人文發展密切相關,而且美濃人「必須要承認:美濃是一個必然淹水的地方」,只是淹哪裡而已。因此,他認為「與水共存」是面對美濃淹水的最高指導原則由於詳細的細節,還未有時間向溫先生請教,不過,如果美濃已經避免不了淹水的命運(如果說美濃地區的民間組織有如此的共識),為什麼不讓美濃人瞭解?

這又回到自己之前的問題,為什麼政府與民間組織不積極讓居民瞭解這個現實(如果淹水已是必然的事實)?


為什麼民間組織不結盟


唯有結盟,力量才會大,才可能凝聚共識,否則,只是各自為政,各說各的,對於「教育政府」(讓他們重新了且徹底瞭解人民才是國家的主宰,他們只是代理,做不好,隨時得下台),完全起不了作用,對教育人民,也只限於某些。


加上,如果民間組織理念相近者、有共同目標者能夠結盟,至少可能帶出第三股勢力,而非老是「被 迫在兩顆爛蘋果中選一顆」的論調。以瑞典為例,他們的人口不過九百多萬(修正:應該說,我們的總人口是他們的兩倍之多;台北市的人口只有兩百多萬),可是他們卻有七個以上的政黨(若加上今年成立的 Pirate Party 的話,就是八個)。一直以來,瑞典政府是政黨聯盟的方式管理(每一個政黨,幾乎都有特定階層的選民),如此,當執政時,至少能夠考慮更多階層的基本需求。


這使我忍不住想,長期下來,採英美教育理念、模式的我們,不擅長與他人合作 (teamwork),更不知道合作的可貴(雖然學校教過這樣的道理,然而,從小就只被強調個人成績要名列前茅,而不是要學習與人合作),可能都是目前民間組織無法合作的根源問題?


如果大家是真的是要解決問題、要環保、永續的觀念成為我們政策設計的根本原則,要教育政府、企業,實在有必要結盟,才可能發揮政治力量。


最後,回到美濃水患問題。雖然美濃本身的地形,就已經處於先天不利的狀態,然而,政府、企業從牟利心態出發的高度開發(或所謂的發展)結果,讓我們見識到:美濃,從不會淹水到必然淹水(如果這真是必然),甚至一年可能淹8次,將可能是其它城市發展後的縮影(隨城市先天環境差異,而有不同主要問題,或者併發其它問題)。


問題發 生後,政府解決問題的模式與態度,多是治標不治本,卻又要一年又一年加碼地浪費公帑,更是警惕我們:我們大家不能再對政治冷漠,不能夠不參與、不關心、不 去瞭解我們的生活環境、愛護它;我們要敦促、要求政府開放參與以及決策的管道!社會大眾也必須調整心態,「公民參與」並非如某些人所言,讓問題更難解決也許研議決策的速度,非國人習慣的「快」,但卻可能更周詳、縝密,減少日後的問題可參考<共識管理--瑞典風格(摘譯)>。相反地,從瑞典行之有年的模式看來,「公民參與」更能有效地解決問題、提昇政府效能,帶動國人、企業的轉化同時,我們個人也必須提高我們自己的素質,可從關心我們的生活環境開始,增長我們的知識、開放我們的視野、思考並改良他國作法的可能性等


總之,一切的關鍵,從瑞典的經驗看來,端賴國人的覺醒、組織以及組織間的互助合作,才可能影響政府、企業!


以上,提供大家參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