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謝作者提出了重要的反思,不過,其中有些,太過侷限在「老年」階段,忽略了很多疾病其實是日積月累造成的。這大概都是我們在思考時,容易陷入的「片段式」思考,以至於設計出來的政策,經常只治標,不治本。
想想,在台灣,工作(工時長、壓力大)加飲食型態(重口味),本身就容易造就青壯年時就已經種下疾病的種子。等到好不容易退休,長年累積的疲累,早已經令人 不想動,(可能)也動不了(大家可以觀察一下,大清早去做運動的長者性別比例;可以的話,也順便問一下對方,退休前家裏的經濟收入來源)。因此,健保若要 真的投資在前端,「前端」在哪呢?退休後?當然不是囉。
如此一想,不就將許多相關政策的環節連起來?兒童政策與就業、家庭相關政策息息相關,而就業、家庭政策又影響老人政策。就業又與經濟相關,因此經濟(經濟 部),怎麼能只考慮企業主,而不去了解勞工相關政策及其影響?(想起前經濟部長下台前,提到他兒子安慰他的話:他只需要面對企業[主]......是這樣 嗎?經濟部,只要考慮企業[主]就好嗎?)
健康不是只是社會福利部門的事情,其它經濟、就業、勞工、兒童、家庭部門都必須也將這部份納入考量,否則,經濟政策獲利的部份,將拿來填補更大的缺口,而造成財政赤字;財政赤字,經濟政策還能說有效嗎?
各部門政策之間要能串連起來,才可能發揮真正的效益。要能串連起來,其中政策設計的思考,就必須要有共同目標,尤其需要知道各部門之間的利益衝突,因為衝突 之處,正是減損預期利益的最大因素。若能針對利益衝突之處,跨部門協調,找出最大利益、損害最小的方式,就比較能得到預期的利益。雖然跨部門協調花較常的 時間,卻是達到共識、且達到最大[實質]獲利的模式。
好像岔了出去?其實是莫比思環的思考模式。我們以為不相關的事情,其實是因為只站在某一點思考,看不到全角,走到其它點去看看、想想,思考的角度會擴展,想 出來、設計出來的政策會更兼具「預防(社會弊病)」與「生產」(preventive & productive)功能。
----
補充一小段插曲。昨天也聽到老師說,學校經濟系有四位老師陸續罹患癌症,再回頭想想,之前校長也中風.....前近百大(一堆評鑑)的壓力,究竟對誰有利?我們真的是對「數字瘋狂」!
同樣地,看到「1成企業主管 爆肝高危險群」這則新聞,也忍不住難過起來,因為大家努力辛苦賺大錢,很可能日後大部分花在疾病治療(想想若沒有健保,不就負擔更大?因為幣值可能會貶啊!),影響了退休後的生活品質(家庭、健康、休閒等)。這樣,只會是大家的損失,因為大家日後都可能晉陞為主管階級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