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解「非專家學者委員會」(lay boards) 在北歐國家政策決定所扮演的角色後,組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根據Olof Petersson,北歐國家的特色之一就是自願組織與協會的過剩。幾乎每個領域都有其組織,且多數的公民都參與多個組織(毓秀2005年提供的數據是,北歐人平均參加3個組織),而這些組織漸漸發展成一種影響政治的特殊管道。並且,國家與這些團體之間又互相依賴:
“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the Nordic societies is the existence of a plethora of voluntary organizations and associations. Almost every sectional interest is organized to some extent and the great majority of citizens are members of several associations. Parallel to the representative political process, these organizations have been developing into a special channel of political influe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organized interest groups is one of mutual dependence, which takes the form of an ever more complex network of formal and informal links” (The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of the Nordic Countries “Organizations” 141).
不知這樣談組織是否會很抽象?其實所謂的組織,就是各種工會或協會,例如,如果我目前的職業是補習班老師,那在北歐,我就參與補習班老師的工會(如果有的話),而我個人平常的休閒活動是騎腳踏車與登山,我就可能分別又參與這兩種運動的相關組織等。透過參與這些組織,積極為自己所屬的工作環境與自己所從事的休閒活動爭取相關權益。舉例,之前的課後照顧活動,可能會影響我作為補習班老師的權益,那透過所屬的工會,便設法去表達我們的心聲。又例如,發現台北市以外的縣市都未設計專屬的腳踏車道,由於個人大部分時間是透過腳踏車通勤,我便積極去參與我居住地區的腳踏車協會,爭取做會長或相關代表,並設法與該縣市一起推廣騎腳踏車活動,並逐漸要求該縣市政府重視該地區騎腳踏車人口的福利等。這樣看似不起眼的參與組織,卻有多方利益:一方面,自己在工作、家庭之餘,可以多些機會見識各式各樣的人,也磨練自己所需的技巧,不致令生活到某個年紀後,平乏無味。另一方面,卻已逐漸在醞釀日後對社會、國家政策的影響。
如果可以了解參與組織的重要,我們是否盡可能地去參與與自己工作、生活相關的組織?透過自己的力量去提昇自己工作與生活的品質?而非一味地希望或等待公司、政府、或別人等行動呢?在台灣這個政黨發展不太成熟的環境裡,我們無法像北歐人一樣幸運,有一個社民黨可以跳出來為多數勞工發聲與爭取權益,我們必須依靠的是自己的力量,亦即,每個個人的自覺力量。也許有的人忍不住會問,為什麼北歐有,我們沒有?自己也曾問這個問題,不過,後來再想想,其實這個問題就像問:「為什麼我不是他一樣」。了解與接受自己所屬的環境與別人的差異後,接下來的作為等就是我們的學習。北歐人是透過社民黨才有今日,而台灣人目前沒有這樣的政黨,但卻開始有這樣自覺的人民,只不過,只有少數人自覺是不夠的,台灣未來的願景是需要多數人民的自覺與努力,這應該是台灣與北歐不同的路徑之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