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瑞典社會民主的首要概念,所追求的不僅是政治的民主,還包括致力於創造一個讓勞工和一般受雇者平等參與建構、統御社會的國家

 

  • Nils Karleby1926): 勞工階級的充分社會參與是社會民主奮鬥的目標」,致力於使勞工成為「平等的夥伴,共同推展社會生活的方法、形式和內容」。Cf: 哈伯瑪斯的「定義權」)

 

  • Gustav Steffen視「去普羅化」(deproletarianization)為社會民主的中心目標。他1920為文主張:

 

  • 對馬克思而言,普羅階級才是基礎概念;馬克思最關切的是要使勞工過人性化的生活。勞工欠缺政治權力、經濟資源與物質上的安全,這些不利因素使他們變得被動、無行動力。他們被資本主義剝奪了的不僅是資本的孳息,更是對於建構經濟活動的參與和責任。Steffen 認為,「普羅化」的中心難題是自由、參與和責任的闕如。勞工即使變得富裕,卻沒有政治和經濟權力,他仍是屬於普羅階級

 

  • 解決方式在於教育組織勞工,使他們有能力獲取政治與經濟權力。與其視國有化為財產所有權的轉移,毋寧視之為「將勞工從普羅處境的社經窘境解放出來的方法」。國有化的重點在於將勞工融入社會的經濟生活!!!];唯有靠著擺脫其被動性,並自我教育以便勝任生產過程的決策職位政治民主的實踐,讓這項轉化得以以非革命的方式進行[瑞典以這個方式轉化馬克思主義的革命路線,影響深遠。Cf.女性問題]

 

  • 社會民主不把民主政治視為無產階級的統治,而是視之為所有人的統治,顯露其歷來領袖對於共識民主consensus democracy)的一貫偏好

 

By Tim Tilton ( 1992), "The Role of Ideology in Social Democratic Politics"; 劉毓秀評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