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義運動

 

  • 女性主義運動是三項運動中組織發展程度最低者[國家女性主義與女性主義運動的異同為何?北歐國家女性主義的發達,是造成後者組織發展程度低的原因之一,其利弊如何?無論如何,這是三項運動中政治影響層面最高的一項。女性主義要不是附掛在工會網絡上,就是以個人或私下管道方式呈現,顯示女性在瑞典的勞資組織中的權力弱勢地位。

 

  • 女性晚近開始質疑EU是否關切性別平等,其中,福利國家的服務和女性工作權益是主要的議題[因此並不像作者所說後現代議題無關物質福利,此說顯示作者的性別立場。近年瑞典社會國家改革也使女性重新評估其政治傾向。女性較為依賴國家提供的服務,對公部門持較正面的態度,也較傾向於把票投給政綱較有利於福利國家的政黨。社會民主霸權的消蝕衝擊女性[加盟EU與福利國家改革對女性不利,促使女性覺醒:應該選擇瑞典模式。但作者所提的瑞典福利國家現制及其組合主義之缺失,也是需要改進的。思考:台灣女性主義的路線呢?]

 

  • 二十年來性別平等成為政治上的優先事項所有層級政府部門和各個勞資組織都設立了女性權益單位。政府撥款針對女性的社會處境進行眾多研究,並擢聘女性官員(femocrats)或透過民間組織僱用女性主義與女權工作者[這些人可以說是國家婦女運動黨工。比較當今台灣政府做法],她們甚至於1987組成了協會,目前[1995年]有850位會員。

 

  • 這些努力並未達到女性的期待,她們因而對瑞典政治失望。組合主義中的民間組織具有父權價值取向,因而被視為罪魁禍首之一。這類論述顯示既有政治勢力不足以充份因應後現代問題[將女性問題列入後現代問題非常不恰當,見劉毓秀對於哈伯瑪斯的批判],這說明了女性的最新動員結盟。新上台的社會民主政府允諾將性別平等提到較高的優先順位[具有父權價值取向的民間組織導致組合主義被視為反女性主義,女性主義陣營因而動員結盟,藉著社會民主政府內部的運作之助而推動組合主義決策團本身的性別平等化1986年由femocrats推動之政策研議,以促進組合主義決策團的兩性平權為目的,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比較:目前行政院婦權會推動的「政府委員會委員任一性別不得少於三分之一」,及其效法北歐作法女性選擇瑞典模式的同時,還必須促使其組合主義去父權、徹底民主化,也就是說,女性主義體認「去父權的民主組合+共識民主」才是最有利於女性觀點(≠女性單方權益)的政治模式。]

 

 

環保運動

 

  • 環保運動是三項運動中組織程度最高、政治正當性最充分的一種[但是政治影響層面最高、最廣的卻是女性主義運動]。總共約有15個全國性組織,但是意識型態和策略互異,並互爭會員。

 

 

By Michele Micheletti ( 1995), "Repluralization and Resurgence of Swedish Civil Society"; 劉毓秀評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