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毓秀上課時,曾提過Time某一期的報導,從腦神經學的角度分析,生越多小孩的媽媽越聰明。我努力找出那篇,找不太到.....。忍不住向週邊的朋友求證,幾乎每個媽媽都說,她們發現:生了小孩後變笨了,特別是記憶力變得很差了...... 田野調查的結果似乎與Time的科學報導相違背,使得我對這說法持保留的態度。

 

不過,最近我外甥出了幾個狀況都讓我想到這篇報導,開始相信這樣的說法有點道理可尋,只是需要將「聰明」一詞改成「智慧」,還有不是每個媽媽都願意這樣學習的。

 

第一件令我姊暴怒的是我外甥去穿耳洞。他的理由是因為籃球隊表演需要(他是籃球校隊)。而我姊生氣的理由是,為什麼要弄得自己男不男、女不女的?男生就該有男生的樣子...... 就這一大串理由,相信大家都知道是哪些,就不列舉。

 

小孩的理由就只是表演需要啊,被他老媽罵的半死,他只覺得無辜又覺得他老媽古板的要命......

 

聽到我姊描述這件事,我是覺得沒什麼大不了,就是小孩子好玩而已,偏偏我姊就是很在意。聽她難過成那樣,只好很正經地從性別認同的角度分析給她聽。從小我外甥就跟她比較要好,加上父親的角色常常缺席,小男孩認同母親的性別,是很正常的啊!加上,現在處於青春期,很容易想要摸索自己的性別......

 

Anyway,說了很久,還舉了她自己也很man的個性(意思是她也不是很女性化)為例、還有她國中時的種種事情做對比.....雖然她還是很難過,不過,已經比較能接受世代之間價值觀的差異,也開始想要稍微調整自己的觀念與做法。

 

沒想到,昨天,第二件令我姊生氣又難過的事又來了(真是大考驗啊)。當時,我姊已經打算請假半天,衝到學校去教訓小孩的。後來,她打電話給我,要我等小孩放學後打電話給他,並把第二件事描述給我聽。當下,忍不住稱讚我姊!她進步了!遇到比穿耳洞更生氣、更難過的事情,她沒有衝到學校去、也沒有直接打電話去罵小孩(雖然她真的很怒,也很難過),更厲害的是,她打電話來給我,要我去了解小孩為什麼做出這樣的事。晚上,了解事情後,再打電話給她,聽著她哽咽地說著,但卻也真的努力想要學習調整觀念與做法。她真的很厲害!

 

在這兩次的事件裡,調整最大的是我姊。如果說,小孩帶給父母什麼,我想,應該就是讓父母意識到一些問題:「自己的觀念是不是已經僵化了?自己的思考是不是早已定型,改變不了?」這並不是說小孩所作所為都是對的,而是在教育小孩的過程中,思考這些問題、傾聽小孩的說法,都有助於讓僵化的觀念活起來,讓思考更加靈活、也讓自己的心靈更open。

 

這可能就是那篇Time要表達的吧(雖然它是從神學的角度出發)?!越多小孩,父母就需要更彈性、更靈活(因為小孩之間的差異有時很大),也會更有耐性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