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跟一位朋友聊到北歐,也聊到台灣企業的一些現況。自己對台灣的企業並沒有什麼研究,不過,他說了一個玩笑話:

 

在美國,投資人問你:『你會放手嗎?』

你得回答:『會。』對方才肯將資金放心交給你。

對比之下,在台灣,投資人會問你,『你會放手嗎?』

你得告訴他:『不會。』他才放心把資金交給你。

 

雖是玩笑,但多少也可以看出不同教育模式導致的投資態度差異。這種教育模式的差異,也反應在企業的壽命上。在台灣,白手起家的企業家通常得自己撐到老死,否則輕易放手的結果,就有可能眼見自己一手創立的王國毀在下一代或下下一代的手上(所謂的「富不過三代」)。

 

換句話說,西方的教育(他是以美國為例)常常放手讓小孩學習。這種教育模式出來的小孩,要不就是很厲害,要不就是狀況很糟。另一方面,他也提到這種教育模式的問題:親子關係薄弱......

 

相較於台灣的模式,台灣父母從小就為小孩量身打造,從小呵護到大,深怕一不小心,就會如何如何。小心翼翼地為小孩避開一切可能的人事學習與困境,讓小孩只要專注在課業上,只要拿好成績、進好學校,或送到國外去,之後得到一份人人稱羨的工作,要不就是承繼家族企業,或自己再創業。小孩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其實正確說來,應該是小孩與母親之間的關係),比較黏密,較不容易切割。

 

這兩種模式,沒有好壞之別,只會形塑了不同的性格:小孩是否獨立、是否能獨當一面、碰到問題是否會試著自己解決、盡力解決,還是留待父母、是否積極、是否比較有創造力等等。說實話,要台灣的父母放手,是真的不容易,台灣或東方的父母真的是愛之深!不過,雖無好壞,但是台灣或東方的這種教育模式,漸漸有許多問題浮上檯面,例如,草莓族、御宅族、以及啃老族(雖然這有些是日本的現象,但已經有碰到學生的親戚是這樣的作法)等詞彙所代表的社會現象。當父母的人,可能因此先累死,或者,乾脆不要生小孩。

 

我們是不是該重新省思並調整我們的態度與教育模式了呢?在放與緊抓不放之間,是否還有其它出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