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禁止派遣人力 政府成本上升>這篇報導中提到,禁派遣,「政府經營成本難免直線上升,也代表納稅人要繳更多錢」。首先,這種說法是把政府當企業,才會提出這樣的說法。換句話說,這樣的說法,就是政府分不清自己的角色與企業的差別,把自己當成企業,公部門=市場。
如果照該報導的說法,台灣政府的使命是營利、賺錢?!如果是這樣,那應該先刪減公務員及其退休金才是吧?!這才是企業的作法吧?!(這是照該報導的企業成本論說推來的;看到這點,相信諸多公 務員會開始跳腳、很不服氣,我想,各位可以私下去問問,企業他們是否會先從刪減公務員及其退休金開始。)
再者,這樣的說法是把台灣孤立在國際之外思考。怎麼說呢?其實,謝創智先生就已經以日本為例,提醒大家、提醒政府了(請見勞工大遊行 籲公部門帶頭禁派遣)。再來,政府市場化的問題,歐美各國在 90年代就發現且開始省思這個問題了。
簡單陳述政府市場化形成的歷史過程。70-80年代,歐美各國政府紛紛面臨財政、 績效不佳等問題,才興起政府改造運動,改造的方向之一是師法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這樣的改造方向,到90年代,產生最主要的問題--政府市場化, 也就是如上所言,一個政府為了績效,失去了政府的使命感,因而各國政府紛紛重新檢討,因而並提出「新治理」(new governance)的改革方向,也就是與非營利/非政府部門合作,形成夥伴關係。
換句話說,政府為了使命,也兼顧績效,政府是轉向與非營利組織合作,以建構更強的 經濟和更好的社會。以上都可見諸國內學者們諸多研究,預知詳情者,還請自行查閱。
因此,借用謝先生的一句話:台灣還要再重蹈覆轍嗎?
台灣政府的使命是營利、賺錢?如果是這樣,那應該先刪減公務員及其退休金才是啊!(這是照該報導的企業成本論說推來的)這才是企業的作法吧?!
台灣的學術這麼超前,可是政府似乎都沒把這些研究成果看進去?以致於還要在重複人 家十幾、二十年前的舊路、錯誤,那真不知道投資了那麼多研究經費,用意何在?
接著,在台灣財政嚴重赤字的情況下,政府都還能減稅(減稅真正的獲利者是誰,我想 大家都知道),政府就窮到不能負擔這些人、提供這些人合理的薪資,甚至可以讓這些人的薪資可以到達納稅的標準,不就是投資後而有回收?而且,為人民創造就業機會,本來就是國家責無旁貸的責任,怎麼可以帶頭剝削勞工,把台灣勞工推向貧窮化,自己成為製造社會問題的始作俑者?
還有,這個報導的說法或說該位先生的說法,無疑是讓大家把增稅的矛頭指向這些勞工,這種說法,良心何在?一個國家的稅制調整,是哪些因素考量,還請查清楚。不要隨意嚇唬民眾。
最後,一個政府,照理說,應該是為人民分憂解勞的政府。一旦政府都可以用派遣,其它部門難道不跟進?為什麼?他們有很冠冕堂皇的理由啊:「政府都 可以這麼做呢?為什麼先指向我們?」
大家想清楚囉。
祝福台灣人民早日覺醒,一起站起來為我們的權益奮鬥。
----
禁止派遣人力 政府成本上升
【台灣醒報記者林怡秀綜合報導】5月1日勞動節當天,勞工團體抗議政府單位大量使用「派遣勞力」,《中國時報》言論廣場呂紹煒今日撰文指出, 從勞工觀點看,要求禁止派遣有其道理,不過要政府完全禁止派遣,政府經營成本難免直線上升,也代表納稅人要繳更多錢。該文指出,既然難以禁止,至少也該管 好這個「新興產業」,保有其靈活彈性,畢竟,已有5%勞工是身在其中了。
勞動節當天,勞工團體再度炒熱派遣工話題,指責政府大量使用派遣勞工,「帶頭破壞勞雇關係」。呂紹煒在言論廣場以《禁止派遣很矛盾》一文表示,從勞 工觀點看,要求禁止派遣,確實有其道理,「因為派遣工作的保障及安定性較 低,平均薪資也低於正職,所以最好全面禁止。」
不過,呂紹煒也指出,當政府政策干預時,卻可能因站在不同立場看事情,而出現矛盾難以抉擇的 情況。他舉例,每當農產品價格飆漲,各界就會要求政府釋出存糧以抑制價格,但若價格直直落,大家又要憂心「穀賤傷農」,要政府照價收購,農產品的價格高 低,實在難以取得平衡。
派遣人力也是相同道理,勞工要捍衛工作權,但從納稅人觀點看待此事,若政府單位全用正職人員,就代表納稅人要多養非 常多薪資較高、福利較好、工作又受保障的公務員,「而根據過去例子與官僚特性,其效率與生產力一定不會太好。」呂紹煒說。
他指出,即使真要 禁止雇用派遣,其利弊對於不同利基的勞工,得失也會不同。如某企業雇用100名派遣,因政府禁止,企業不會因此將派遣全轉正職,因為負擔不起,但也不會把 100名全都解聘,因為業務有需要,如此一來,必定是部分解聘、部分轉正職,而這些被解聘的就成為「邊際勞工」,因為沒有市場價值,所以他失業了。
呂紹煒認為,要政府取 消派遣大概很難,因為別的不說,光經營成本就會直線上升,「不過政府至少可以、也應該要管好這個新興產業,保有彈性靈活特性,去除苛扣員工、違法經營的惡 性。」畢竟,目前已有5%以上的勞工,屬於派遣一族了。
source: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503/115/24z6l.htm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