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稱讚的話,人人愛聽,捧的越高,越覺得自己厲害得不得了,沒有我就不行。這不就是人性?!這樣的結果就是助長我/人的傲慢、自以為是,凡是得以自己為中心。會反思的企業應該會瞭解到,這位院長說得高興(是否出自誠心,其目的為何,說者自知,聽者就看功力了),討了各位的歡心,實際結果會是什麼呢?應該只會再度助長大眾對(大)企業、雇主的反感,加深勞資的對立,也對各位在台灣社會的生存更加不利。


相對之下,諸多關注環保、勞權團體對(大)企業的呼籲,聽起來不中聽、不動人,甚至有些難以入耳,卻是把各位推向創新、永續發展的推進石。怎麼說?傳統產業如需要納入環保,該如何做?不就是需要一再更新知識、創新技術,跟上國際的脈動,而後帶動產品創新?勞權,則是讓各位能以大家長的身份照顧好自家人,讓各位能與自己的員工結善緣,以德服人,而非只是有錢的暴發戶,某個程度也算是在幫各位成就世俗福德。想想,俗語說:忠言逆耳,真的是有道理。端看企業自己會不會想了。


 

祝福台灣國人早日覺醒,悲智增長,勇於承擔責任,一起站起來為所有國人的福祉奮鬥!


----


在金融海嘯期間,部分企業採取放「無薪假」的措施,讓超過23萬的勞工都被迫停薪度小月,不過行政院長吳敦義出席「創造就業貢獻獎」頒獎典禮致詞時表示,「無薪假」代表企業與勞工還是維持情感與道義的關係,創新的理念「該得諾貝爾獎」,對於吳揆的想法,有立委表示認同,不過也有人認為,部分不肖的業主,會利用「無薪假」的名義變相裁員,說可以得諾貝爾獎,出發點沒那善良。(程平報導)


吳揆認為企業在不景氣的時候採取「無薪假」措施,是該得諾貝爾獎的創新理念,對於吳揆的說法,身兼立院衛環委員會召委的國民黨立委侯彩鳳說,吳揆應該是認為,企業不裁員不減薪,要員工共渡難關,並延續員工的工作生命,如果是這樣的出發點,就是立意良善。(t)


不過侯彩鳳也質疑,還是有取巧的業者,利用「無薪假」的名義變相減薪,影響很多家庭的生計,另一位召委,國民黨立委楊麗環也說,有不肖業者甚至是藉機變相裁員,出發點沒那麼善良。(t)


楊麗環認為,用得諾貝爾獎的說法來肯定「無薪假」,並不恰當。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901/1/2c6or.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