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初估,「台灣第2季GDP成長率為12.53%,全年的經濟成長率則從6.14%上修至8.24%」(引自「台灣:新規則 形式增強勞資協商」;這也是之前路人朋友提到的)。在經濟成長的同時,派遣卻增加了!可見,台灣無德的雇主佔大多數,尤其是金融保險業!之前,送給陳水扁先生一家的「政治獻金」(究竟是賄賂,還是政治獻金,各方認知有差異),一大堆都是這些金融業者!這些金融業隨便拿出來就是幾十億獻金關說,然而,卻使用派遣,讓底下的員工被剝削,為什麼社會沒有譴責這些人?!這些人是標準「有錢無德」的暴發戶!再者,全球/各地金融風暴,哪一次不是這些金融業造成的?!還請社會大眾一起教育這些「有錢無德」的金融業主!
能夠當一方領導人,一個團隊、一家小企業、一個組織、一個縣市、一個國家,表示這 個人至少要有能力以及一定的「擔當」。擔當指的是「有能力負責、願意承擔責任」,讓小至一個團隊、大至一個國家好好運作。如何能夠好好運作,最基本要讓每 一個成員能夠安心待在這個團隊、全力發揮所能。依此來看台灣的雇主,台灣的雇主們頂著老闆的身份,卻沒有『領導人』的眼光與格局。簡單說,老闆=賺(大)錢,老闆的象徵,已經只剩下「賺大錢」。
賺大錢不是錯,只是這賺的錢,都是進自己的口袋、進股東的口袋,成為典型的暴發戶。也難怪台灣多數勞動者在職場,多認為拼死命為公司賺的錢,還不是就進老闆口袋、股東口袋,哪裡會把公司賺的錢用來回饋員工、為員工謀福利,那麼,賣命為何?能混則混。員工這種態度要怪誰?簡單說,老闆無德,而且是一大堆無德之人(有錢無德的暴發戶,縱能囂張一代,豈能囂張三代,這不是大家都知道的?)。
諷刺的是,自己當員工時,狂抱怨雇主的種種.....受不了出來、自行創業後,身份一轉、自己卻也成了自己昔日批評的那種雇主(絲毫沒有反思喔,還會聯合,或有樣學樣地學,其他雇主一起來剝削員工),助長了台灣社會只向錢看的歪風,甚至為了錢,無所不用其極。
本來,一個社會就會有無德的暴發戶,然而,當這種無德的暴發戶形成一種趨勢,影響 並引導整個社會風氣的走向,那麼,所有的效應將一一呈現。什麼效應?除了檯面上看到的種種對立、貧富差距外,時間到,一定會帶動勞動階級革命(不要以為在 台灣不會!台灣已經逐步跳脫殖民地的思維,不再只是只能唯唯諾諾,只能認命被剝削......這要感謝所有為台灣民主努力的民主運動份子們,感謝你們將台灣引領走向民主國家,雖然目前台灣的民主可能還只是在門檻)。
此外,這世間一切作為都不脫因果法則。只能提醒,為了自己要賺(大)錢而剝削他人者,只要有一個大企業主良心發現、願意為勞動者權益者努力,其他剝削者一定會生存不下去,必定關門。不僅於此,就因果來說,其心不善,必然自作自受(之前已經舉過多個現實果報的例子;今天基本工資調 整的爭議,不就是一堆無德的企業與政府為了自己利益,聯手造就的結果?!)。對於無德者、沒有擔當能力者,建議你們,為了自己與家人(下一代)著想,請你 們早早關門,不要殘害自己、家人與其他人(及其家庭),否則造就社會不安、不和的業果,一定影響自己及其家人的現世與來世。
最後,還是要說,今日派遣大興,政府要負最大的責任,政府縱容剝削,自己大量剝削勞工,造成了企業有樣學樣,甚至特意大量使用派遣,有意用局勢促成派遣立法(個人已經盡力勸說,如果各位雇主還要剝削、不顧他人及其家庭死活,還要繼續遊說政府官員立派遣法,更多人使用派遣,惡果來得更快、造成的傷害更全面,相信各位很快就能體會何謂「自作自受」。之前分析政府與(大)企業為了圖利自己聯手的結果,造成今天基本工資爭議的例子,應該很清楚了。對於這一個果報的態度與處理,會決定各位下一個果報。這是因果鐵律,不管信不信,誰都逃不了。「甘願做,就要歡喜受」,同時記取教訓,下次要跟別人聯手時,最好看清楚別人的動機、自己的動機,想想會有什麼後果,否則只會重蹈覆轍,再嚐苦果)。
一個沒有遠見、做了錯誤決策的政府,不但不認錯,只會卸責(請見8/28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新聞稿:「勞委會再次強調,研訂派遣勞動保護法制絕非讓非法派遣就地合法」,一開頭就說:「派遣業於民國87年4月1日起即為適用勞動基準法的行業」,不就是要擺脫責任,說明不是自己的責任,是前人的責任?!民國87年,也就是「國民黨」執政造就的,推了半天,還不就是國民黨這個從頭到尾眼中只有圖利財閥的政黨?!),不思停止歪風,還要助長歪風,我們是真的要請他們下台,也要讓軍公教建立起淘汰制,我們只要有良心、真正為所有國人著想、服務的軍公教人員(其餘請退場,請別浪費國人的稅金)。
祝福台灣國人早日覺醒,悲智增長,能夠站起來為所有國人的福祉奮鬥!
---
近來調整基本工資、派遣勞保法等話題炒得沸沸揚揚,讓派遣相關話題再度受重視。主計處的最新數據顯示, 今年上半年,平均每月人力派遣業員工數突破十萬人,比去年同期成長近兩成。人力銀行的統計也發現,目前金融保險業、電子資訊業、製造業對派遣員工的需求最高,其中又以第一線的技術員、業務為大宗。
主計處「九八年人力運用調查報告」指出,臨時性與人力派遣工作型態已佔整體勞動力的五‧○五%,高於九七年的四‧七八%。一○四人力銀行的資料亦顯示,願從事派遣的上班族,從二○○七年的八萬二千六○○人,激增四成至二○一○年的十一萬五千八三八人。
主計處的統計指出,今年一到六月,平均每月人力派遣業員工數為十萬零三三六人,與去年同期的八萬五千八百人,成長約十七%。
主計處官員進一步分析,去年上半年仍受到九十七年金融海嘯的餘威所影響,各業別受雇員工普遍銳減,故人力派遣業員工數也相對下滑,直到今年,就業市場才有復甦跡象,派遣職缺數也隨之上揚。
一○四派遣中心營運長吳麗雪表示,內部資料庫剛出爐的數據指出,今年八月派遣工作數達三‧二萬筆,比去年八月的兩萬筆上升六十%;目前最需要派遣員工的五大產業,依序為「金融投顧及保險業」、「電子資訊相關業」、「一般製造業」、「一般服務業」與「批發及零售業」。
若以職務區分,則以「操作技術類」為主,佔了近四成,其次為業務銷售類(二○‧八%)、金融專業相關類(十二‧二%)、客戶服務類(八‧七%)與行政總務類(三‧八%)。
儘管如此,國內派遣員工對薪資、福利與正職者之間的落差,仍頗有怨言。一一一一人力銀行的最新調查指出,國內曾擔任派遣職的員工,平均被派遣十二‧五三個月,但其中有五成四表示薪資低於正職,更有九成表示福利「差很大」。
http://money.chinatimes.com/news/news-content.aspx?id=20100906000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