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兩性在托育的心理差異,也非常值得深入研究。


過年期間,學妹與先生帶著1歲多的小牛來訪。閒聊中,她提到,小孩剛出生時,先生非常不適應,因為生活作息必須重新調整,甚至面對小孩哭鬧,不知所措,不知該如何因應.....在小孩與家務之間,先生寧願選擇幫忙家務,把安撫小孩的事情交給學妹與他母親。


我想,學妹先生對於新生兒的不適、不知所措等應該都是許多男性會有的反應。這種不適、不知所措等,可能在伴侶懷孕時就已經產生,男性可能都沒有注意到自己的身心反應,很 多女性也非常容易忽略伴侶的反應,因為還要面對自己的身心反應)。因為面對新生兒/小孩的知識、身心的反應,對男性來說,是陌生的,一來學校沒教,二來沒 有經驗,三來,沒有支持系統,協助傳統男性瞭解(而不會讓自己覺得很窘)。在知識不足、缺乏經驗、沒有社群支持的情況下,一切都超乎男性的掌控,不知該如 何處理、如何說、如何尋求協助。


在超乎掌控的情況下,不少男性選擇不要面對,因為這一切都可能不是「知識」可以 handle的,這一點,多數媽媽們應該就很清楚(育兒手冊的know-how,可不見得適用在自己小孩身上)。我學妹也跟表達了類似的感受。有一天,她 忍不住抱著小牛,問他說:「兒子,你怎麼都跟我想像的不一樣?」雖然如此,學妹仍學習適應與調整。


在此,或多或少可以看出,傳統性別教育導致男性與女性在面對「未知」、「難以用現有知識理解」或「超乎掌控」狀況可能會有的面對與處理態度。


從面對與處理孩子的態度,應該也會影響了兩性日後的身心發展、親子關係與健康的差異。


想到北歐,瑞典透過制度,讓男性可以支持男性,讓男性學習面對新的經驗,互相分享know-how,讓男性也同女性一樣,可以感受新的親密關係,拓展人生的經驗,學習面對未知、超乎掌控,讓男性的mindset也可以更寬廣、更寬容。


也想到台灣民間傳統信仰中,不少國人非常喜歡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的傳統形象之一,就是對待苦難的眾生,猶如母親對小孩般(這種形象是在中國文化的背景下被[男性]塑造出來的,看來傳統認為觀世音菩薩是母愛的極致代表)。由於菩薩有千手千眼,因此能隨時隨地救度苦難的眾生。


如果母親對孩子的愛,可以擴大到菩薩對眾生,那麼,父親呢?有父親對小孩的愛嗎?如果有,那又是什麼?菩薩的母親形象,兼具「愛」與「power」,能夠解救苦難眾生。


回到現實情境,母親有愛,卻不見得有power、沒有意願或不願走出來決策(不少有能力的母親都待在自己家裡),那麼小孩們如何能好好長大(如果認同菩薩是母愛的極致代表,那麼,菩薩示現的母愛,不就是要愛所有的小孩?)?相對地,擁有power、決策權的男性/父親,卻沒有愛(至少傳統文化的教導,看不到這樣的東西)、不能有愛(男性遠離產婦房等),或不知道那樣愛的內涵,那麼,這樣的男性/父親,對小孩、家庭,對社會又能/會做出什麼呢?

 

一點個人隨想。


---


本來寫著「觀世音菩薩是母 愛的極致代表,但想想,可能不合適,因為圖像中感受不到極致。此外,回到現實面,許多媽媽在自己有小孩後,能同理心體會其他媽媽的感受,同時也能瞭解小孩 的狀況真的非常多,比較能忍受別人家小孩的哭鬧(因為瞭解有時候,媽媽也不見得知道小孩要什麼),因此,菩薩所代表的母愛內涵,應該也是如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