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典新內閣本月6日才宣誓就職,不過短短八天,貿易部長瑪莉亞‧伯瑞琉斯14日就因爆出逃漏稅醜聞而被迫辭職。46歲的伯瑞琉斯才上任就被媒體爆料,指她在1990雇用保母卻未申報雇主稅年代。伯瑞琉斯辯說,她的財力負擔不起合法雇用保母的費用。這下火上加油,因為她和夫婿的收入是瑞典平均國民所得的好幾倍。瑞典平均國民所得為4萬1,060美元(約台幣136萬元)。

 

  • 她愈嘴硬,媒體愈努力挖她的底,13日又揭露她擁有一棟價值92萬美元(約台幣3,000萬元)的避暑別墅,卻掛在一家人頭公司名下,以逃避財產稅,而且她買賣股票也未申報。

 

  • 瑞典的社會福利一流,稅率也是全球數一數二,人民當然要求官員為民表率。伯瑞琉斯不但逃稅,連每年1,500瑞典克羅諾(約台幣6,700元)的電視執照費也不肯付,難怪引起公憤。

 

  • 除了伯瑞琉斯,瑞典文化部長塞西莉亞‧史泰格‧席洛也面臨辭職壓力。徵收電視執照費屬於文化部業務,而她已有十六年未繳費,而且她也未申報雇用保母的雇主稅。瑞典公民每年要繳納1,500克羅諾的電視執照費,做為公共電視經費,除了貿易、文化兩位部長,移民部長畢勒斯頓也承認未繳納這項費用

 

資料來源:【2006/10/16 經濟日報】

 

----

個人評註:

 

在北歐國家,人民及媒體對於政治人物的花邊新聞並不以為意,也不感興趣,除非是政治人物逃漏稅、貪污、挪用公款等侵損人民稅金的行為。這點,對於深受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思想洗禮的人或國家而言,恐怕是難以理解。儒家弟子第一個可能的反應是:「鬧花邊新聞,表示道德操守(修身)有問題,自然無法齊家;無能齊家者,何來治國、平天下?」

 

若從儒家的思想脈絡來看,的確是這樣。然而,仔細一想,這是必然律嗎?先從「齊家」的字面意義來看,「齊家」的意思是:「整治家政,使其家中成員親愛和睦。」(此義來自《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若就此義,大家可以反思一下,歷來真正在持家的人是誰?歷來父親在家中的角色多是扮演「嚴父」,「嚴父」也許是「整『治』家政」,但在「使其家中成員『親愛和睦』」方面,嚴父如何辦得到?一聲令下,當然是頓時令家中成員啞口無言,看似和睦;然而,只依賴律法,有可能讓家庭成員親愛和睦嗎?當然是不可能!接著,就傳統的性別角色分工來說,「持家」一向是女人家的事,男人何時真正持過家(除了提供金錢外)?所以,單就這兩點來說,儒家這套思想就有問題。

 

若長久受到儒家傳統思想影響,要吸收或接受另一套價值想必是難上加難。然而,如果我們願意正視這個事實:「有一套非儒家思想可以實現禮運大同篇的精神」,放下我們自己的成見,了解別人如何辦到的。我們也就不會冷漠地對待我們的社會、認為我們的國家沒救了等等。畢竟,身在這個環境,我們也有責任的,不是嗎?怎麼可以就此推的一乾二淨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