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的難題

 

  • 1960年代,瑞典社民黨在中產階級選民的支持度上有所突破,同時,傳統藍領勞工的支持度也毫不消退。如此顯示的是正和策略的最大效益,同時,輿論也支持福利國家的另一波擴張。

 

  • 然而,1960年代晚期,這新的中產階級政權的內在脆弱性開始浮現,顯露出平等與效率難以兩全。積極勞動市場政策帶動大規模的經濟重整與合理化,但是,勞工冗員越來越不肯移到工業中心(這意味著由北部移居南部市郊的單調乏味的集中住宅[以Malmo的勞工住宅發展為例])。症狀之一是其時爆發的一連串不合法罷工,彷彿瑞典勞工在抗議瑞典模式。加上經濟成長遲緩,就導致積極勞動市場政策的鬆懈,由勞工往擴張中的產業的移動,變為對於受庇護職種的補助。問題不僅於此,還有上揚的通貨膨脹。政府於1971-1973以政策造成衰退,得以暫時抑制調薪壓力及通膨,其代價卻是失業率升高,積極勞動市場方案開銷更加吃重,並引發1974年與1975年的薪資暴漲。結果是選民相信布爾喬亞政黨比較有能力保證促成充分就業[結果導致1976年社民黨下台,直到六年後才重得執政權]

 

  • 用以解決的方案恰恰違反社會民主本身所定義的效率準則衰敗的產業得到補助,還有囤積過多的庫存,造成沉重的財政負擔。於1975年,中央政府赤字高達總支出的4%。充分就業政策越來越昂貴,不再與生氣蓬勃的成長並容。

 

By Gosta Esping-Anderson, 1992:劉毓秀評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