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是星期一Yuhsiu上課時突然想到的問題,我覺得還蠻值得兩性思考。

 

2006年男性娶外配的比例約三分之一,尤其很多外籍新娘來自東南亞時,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男性的家庭觀仍停留在傳統的性別角色(也就是至少有近三分之一的男性仍要娶一個在家煮飯、帶小孩的女性,然後,工作回家後當老爺;平時負責決定、發號司令),以至於經濟自主或受到女性主義思潮影響的女性不願下嫁。

 

不過,這個看法有待商榷。因為這些經濟獨立或有自覺意識的女性,「也許」在擇偶的條件上仍未脫出「三高」的標準。根據Wikipedia

 

三高(日語:さんこう)在明治時代,指的是「高志」、「高德」、「高潔」。直到1980年代末,即日本經濟泡沫化,三高被賦予新的意義,指部分女性對擇偶的主要三項條件:「高學歷」,「高收入」,「高身材」(日語:「高身材」,即身高要高)」(特別是最後一點)。

 

會覺得Yuhsiu提出這點蠻值得(女性)朋友思考的原因是:如果說,這是80年代的女性擇偶思潮,那麼現在已經是2008了。歷經近30年,女性在經濟上較傳統女性獨立、在思想上較傳統女性自覺,不過,女性的擇偶條件似乎未改變?!(週邊有很多女性朋友似乎也都還是以三高為標準)換句話說,如果女性成為superwoman(比喻而已),女性對其對象的要求就是在高一級(super-superman?),這高一級可是包括「身高」喔。這會不會太為難男性?

 

恩,值得朋友們想一想。有不同看法,也歡迎提出。

 

p.s. 1. 再仔細想想,個人還蠻贊成yuhsiu的觀察:「矮的男人比較有智識」(意思就是:165左右的女性朋友們,請不要再穿高跟鞋嚇跑男性)。

 

       2. 週邊有許多「妻比夫高」的婚姻都還蠻幸福的喔。

 

       3.  突然又想到:娶外配的三分之一男性是勞工階層?如果大部分分佈在勞動階層,那麼意味著中上階層的男性,選擇的對象不是與他們經濟成就相當的女性?哇!這個問題還蠻嚴重的,因為這可能意味著中高階層男性要女性回到傳統的兩性角色?!還是,有許多女性為了婚姻而寧願回到傳統角色?!抑或另有它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