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相較於北歐的高度,日本,在地理、文化、種族上都比較接近我們,也比較能為國人接受、認同。日本,在其出生率掉到1.3(台灣目前1.07)時,就警覺到其嚴重性────不只是小孩減少,還有整個人口結構的改變,因此,日本政府早早動員諸多學者共同研議因應之道。
類似北歐的眼光,日本政府看到問題關鍵在於女性就業(日本女性就業率比我們高),女性被迫在育兒與就業之間選擇。讓女性可以同時就業兼育兒,成為日本政府政策努力的方向。困難的是,育兒本身如果只是女性的事情,女性心力與體力也會難以負荷。如何鼓勵男性參與育兒,反倒是關鍵。換句話說,問題進入到家庭的層次。如果還要提倡所謂的家庭價值/觀念,政府又不能介入家庭,那麼民間團體就不得不肩負起責任。民間團體則有賴人民的覺醒(特別是男性,因為根據北歐的經驗,男性育兒的身心經驗,不同於女性)與組織,才可能讓家庭觀念再度活化,也才能讓家庭真正因應現代的需求。
以上個人心得,得自於佳慧為我們所整理與分析的<從日本社會看育兒__Part I ~III (Japanese Childcare Policy__Part I~ III)>。歡迎大家前往閱讀。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