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公視針對定價採訪保母的報導:「民間推統一托育費 保母:難以定價」, 實在不敢相信,大家努力在保障保母的福祉(社區支持系統,讓大家信任合格保母,不會因為其他保母事件而受影響;記者會當天勞陣孫先生甚至也說要保障保母權 益),保母們卻自私自利,不管年輕一代父母的生計,甚至也不管其他保母之後是否有小孩帶?這樣的態度,真的能帶好小孩嗎?還是把小孩變成自私自利、不管他 人,日後遭人討厭?!
不知道現在年輕一代的小孩(20-29歲),收入都很低,難 道各位保母們都不看新聞、不管外面發生什麼事情了嗎?(請參考國際新聞:「青年就業困難 恐有失落一代」、國內新聞:「15至29歲 57萬人未就學就業」、「從低薪青年世代的崛起看青少年的就業處境」;根據勞委會2006年統計資料,青年勞工每月平均薪資為22,727元)怎麼還說得出口,這五、六年來,保母市場價格都沒變,所以保母也不降價?這種沒良心的話,為什麼說得出來啊? 想想看,你們的收入還是淨賺,完全沒報稅、也沒扣稅耶。報導中的蔡姓保母,如果人在台北,依資歷,一個小孩應該就可以收最高額2萬元了(還不包括奶粉、尿 布、副食品等;每個月收費還比補教業昂貴)?!而蔡保母一個人就帶了三個,一對兄弟(最多優惠少個2-3千塊吧?),收入至少就有5萬5 (以上),比一個公立國中的老師收入還高,可能還是年輕父母兩個人加起來的薪水。怎麼還好意思說出這樣的話?睜開眼睛,看看新聞、了解現實情況、了解這些年輕父母的處境好嗎?
再者,看看幼教工作的學歷要求,都要大學以上,6-9年的年資,帶十幾、二十個小 孩,工作時間也是9-10個小時,薪資才2萬-2萬3。反問各位保母,家長們是否要求過你們的學歷?你們現在只要接受180個小時的訓練課程(以前還要360個小時,大家為你們爭取到只要受訓180個小時),通過檢定就 好。待在家裡,又不用出門(也沒交通費要付),帶的小孩至多3個。跟幼教工作者一比,難道他們就不勞心勞力,他們的工作就必須被剝削?你們可知道,從你們 或自己在家帶小孩的母親手中接手過來的小孩,經常都是最難帶的?!小孩一進托兒所、幼稚園,經常就出現分離焦慮、適應困難,幼教工作者要額外多花多少心力 讓小孩適應,你們可知道?這比你們在家帶小孩還要挑戰,你們怎麼好意思只顧自己,而絲毫不管其他幼教工作者的福利?!作人要有點良心、要有反省能力啊!
不只如此,如果收費繼續這麼昂貴,年輕一代都不生,小孩越來越少,那麼其他(年輕或資齡較輕的)保母不就沒小孩帶?蔡保母有3個小孩帶,自然無慮,那麼蔡保母是否為其他保母考慮過?問過其他保母帶幾個小孩?還是反正自己有小孩帶就好,也不用去管其他保母的生計?
「幼教保」一向都是同一個區塊,唇亡齒寒,如果不懂這個道理,只顧自己,那麼台灣 未來可能就斷送在你們手裡。你們也不用想好好過生活,因為小孩少,高齡化就嚴重,你們自己小孩的負擔也會加重,因為你們自己的小孩可能就是之後要肩負 2-3個老人的那一代。能夠再不把眼光放遠、不好好為下一代考慮嗎?
也望各位父母了解,小孩一定要與其他小孩一起學習,才會長得快,學得好。
祝福 台灣國人早日覺醒,悲智增長,願意理性地為下一代著想,讓下一代能夠好好長大,懂得考量整體,為他人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