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註:各位,這關乎國家的未來存續與競爭力、家庭的存續,影響了多少家庭、小孩,主計處卻表示沒財源。1年七百多億、爭議這麼多的18%利息負債也要支付,每年200億(甚至不到)救國家未來、家庭、小孩,卻沒財源?


跨部會提出的對策包括三大塊、三階段措施,包括 一、樂婚;二、願生;三、能養,總經費比原經建會預估380億元減少,應不會超過300億元,各部會正精算中。不過,主計處已先潑冷水,表示沒有財源(引自「搶救生育率 1年逾200億備戰」


一切正如政府還有幾年可以提升生育率?>所分析的:


國庫每年編兩、三百億元多嗎?當然不少,否則何以少子化的因應方案會一直無法定案。但兩、三百億元真的多嗎?從馬總統對軍公教人員加薪的那種豪氣看來,一點也不多。據估計軍公教人員如果調薪3%~4%,就得找到三百億元的財源。由此可知,決策當局口裡雖大談少子化有多嚴重,但其實並沒有解決少子化的決心


(以上純屬個人言論)


祝福台灣國人早日覺醒,悲智增長,願意站起來為台灣所有國人的福祉奮鬥!


----

  • 2011-01-17
  • 工商時報
  • 【呂雪彗】

     

     「倘若有人敢喊出『亡國滅種』,大家才會正視生育率下降的危機!」這是政府官員七嘴八舌討論如何因應少子化問題時的一句玩笑話,卻是眼前極為嚴肅的課題。


     國安高層喊出將台灣人口政策問題視為國安戰略課題,這不是危言聳聽,因台灣目前適婚婦女(29~35歲)人口約降至40萬人,倘若政府不作為,將持續下降至35萬、30萬,甚至20萬人。


     台灣人口零成長將在民國111年發生,112年開始人口負成長,提升生育率,已形成馬政府刻不容緩課題。人口問題必須看長期20、30年,台灣出生嬰兒在2000年後驟降趨勢明顯,民國99年總生育率創新低,估僅0.94人,低於美、法及日等先進各國。


     生育率若不提升,無法紓緩人口老化危機,台灣人口老化在五年後將加劇席捲而至,屆時國家勞動力驟減,台灣如何展現全球競爭力。


     少子化問題可以法國為師,將小孩視為「公共財」,人口政策專家內政部政次簡太郎認同此一主張,認為政府應在生、托、教、養等各階段負更多照顧責任,挹注更多資源補貼。如今法國出生育已提升至2人左右,穩居歐洲之冠。


     政府財政困窘雖是事實,但少子化迫切危機即使舉債也要做,否則瞻前顧後,無法集中資源與火力,採分階段實施,生育率激勵效果恐大打折扣。馬總統應迅即拿出斷然作為及執政魄力,早日拆解少子化之國安危機,否則拖拉猶疑不決,將錯失先機。


http://news.chinatimes.com/politics/50205565/122011011700123.html


搶救生育率 1年逾200億備戰


  • 2011-01-17
  • 工商時報
  • 【呂雪彗】

圖表為經建會總人口成長推計。

 

     未來生小孩不必擔心「能生不能養」!經建會已完成「少子化因應方案」將在近日報院,並於27日在總統府 財經月報中報告,將分成樂婚、願生、能養三階段因應措施及誘因,全面搶救生育率,總計1年需投入200~300億元經費


     高層官員指出,總生育率估計民國100、101年在兔年、龍年會提升至1人以上,但要維持不再下降,政府必須採取有效作為,101年龍年是12年輪中催生最佳決策關鍵點。


     經建會與跨部會研商少子化因應方案,目標是民國103年將生育率提升至1.2人。據了解,跨部會提出的對策包括三大塊、三階段措施,包括 一、樂婚;二、願生;三、能養,總經費比原經建會預估380億元減少,應不會超過300億元,各部會正精算中。不過,主計處已先潑冷水,表示沒有財源


     其中第三階段能養是政府挹注資源最大一塊,全案經建會彙整各部會意見後,近日呈報行政院,所需財源納入101年一般預算,或編列特別預算籌措,或分階段實施,將由政院拍板。


     原本內政部計畫101年只編列11.8億元,補助年所得30萬元以內家庭,發給3,000~5,000元不等育嬰津貼,但這項政策只涵蓋2、3%家庭,形同社福政策,對提升生育率效果不大,這次爭取育嬰津貼涵蓋至少50%家庭,家庭年收入門檻劃在150萬元水準,以人口政策為主軸,獎勵中產階級提高生育率。


     未來擬依家庭年收入以60、110、150萬為分界點採三級距計算,第一胎分別予5,000、4,000、3,000元不等津貼,生第二、第三胎時,二、三級距的家庭胎數與收入搭配,逐胎加碼1,000元,最高加至5,000元。 (台灣只要生男孩?以後等著搶外配?)


     未來父母不論有無就業,0至未滿2歲褓母補助津貼一併整合在內,若生雙胞胎額外再加碼500或1,000元。由於有150萬元或不動產650萬元的二款排富門檻,估計總經費約83億元。(任何一個補助政策若無法跟就業綁在一起,無疑是將稅金投入大海)


     監委建議比照新加坡,生第二胎放寬外籍幫佣的優先申請,加重計分,但勞委會對此堅不鬆口,仍協調中。 (這是只為特定階層著想,大家小心!)


     2~6歲採托育補助,馬政府宣布5歲幼兒入學全面免學費,101年將下降至4歲、3歲,學齡前幼教免學費,亦即念公立的政府補助3.5萬元,念私立幼教機構政府補助少則3.5萬,最多6萬元,亦即父母每年每月負擔雜費不超過5,000~6,500元。是否排富,教育部將徵詢行政院意見,因馬總統今年元旦文告宣布「全面免學費」,是指不排富。(不排富,公平嗎?富人繳多少稅?)


     為減輕父母負擔,經建會提出租稅配套措施,盼比照子女上大學,繳稅在5%、12%前二個級距納稅人可享受學齡前幼教支出費用每人2.5萬教育扣除額。


     不過,財政部希望教育部採補助方式,以免招徠各種政策援引比照,為租稅開一個漏洞。惟經建會高層仍盼納入配套,交政院裁決。


http://news.chinatimes.com/politics/50205565/122011011700122.html



「政府還有幾年可以提升生育率?」

   內政部日前公布台灣去年出生人 數降至16.6萬人,這非但是歷史新低,且僅為十年前的一半。滑落速度如此驚人,這已然不是虎年、孤鸞年等風俗所能解釋。面對生育率長期的滑落,政府這些年所採取的卻是隨興零星的政策,顯示當局迄今仍不清楚生育率驟降的原因,也不清楚提升生育率的黃金時間已沒幾年


     政府這些年提出什麼振興生育率的措施?遠的不提,去年內政部為提振生育率,推出百萬獎金徵選標語的活動,江宜樺部長呼籲各界共襄盛舉,希 望能創造一個讓人聽了就想生小孩的標語。政府耗費人力、財力所徵選的這些昂貴的標語例如:「孩子~是我們最好的傳家寶」、「幸福很簡單,寶貝一、二、三」 等。這些詞句雖有些意思,但江部長期待藉由這些標語來提升生育率,顯然是不明白台灣生育率驟降的原因


     台灣這些年生育率下滑的根本原因,其實在於青年人失業率持續升高、薪資持續下滑、房價持續升高,這樣的大環境莫說生小孩,恐怕連結婚也要 有些勇氣才行。十年前台灣的生育率1.7(平均一位婦女生1.7個小孩),比日、韓、星、德、義等國都來得高,但如今已跌破1.0退居世界之末。十年之間 變化如此之大,想透過幾則標語來提升生育率,未免過於天真。


     除了標語,政府這些年也採行了一些零星的托育津貼政策,例如給零到二歲幼兒每月三千元的托育費補助、給五歲幼兒免學費入幼稚園。然而這些 措施都有些門檻,並非家家都能適用。至於二到四歲這個階段,政府兩年來雖有多種擬議,但在國庫空虛、財主單位反對下,這些擬議始終只能在部會間公文旅行,難以拍板。


     儘管政府一再強調少子化的嚴重,但總是沒有提出完整而像樣的政策,日前馬總統還表示要把這個問題提高到國安層次,但這有什麼用呢?少子化 由來已久,如果有決心,早該有完整的方案了,何竟延宕兩年而一事無成,到現在才說要提升到國安層次?才突然又恍然大悟,又要將其列為黃金十年計畫?令人不解


     我們觀察這些年政府對少子化的因應態度,政府大員們對少子化的發言好像安上了定時器一樣,每隔一段時間總會出面關心一下,跨部會討論一 下,委託學者研究一下,惟不久即音訊杳然,無人聞問。細查這些部會的提案,不外是生育津貼、托育補助、租稅扣抵等老生常談的內容,而這些提案所以難以拍板,原因在於一旦實施,國庫每年需編列兩、三百億元的預算


     國庫每年編兩、三百億元多嗎?當然不少,否則何以少子化的因應方案會一直無法定案。但兩、三百億元真的多嗎?從馬總統對軍公教人員加薪的那種豪氣看來,一點也不多。據估計軍公教人員如果調薪3%~4%,就得找到三百億元的財源。由此可知,決策當局口裡雖大談少子化有多嚴重,但其實並沒有解決少子化的決心,缺了這種決心,台灣生育率年年下滑,甚至創下全球最低,豈偶然哉。


     我們在此要提醒決策當局,從台灣人口各年齡層分佈看來,28~34歲之間每個年齡總有41萬人,而13~25歲這個年齡層的每個年齡已降 至33萬人,至於9歲以下每個年齡的人口僅有20多萬人。這些數字告訴我們,現在處於適婚年齡的人口還在水準以上,及時改善就業、所得及住宅大環境的問 題,對於提升結婚率、生育率為時未晚。一旦過了三、四年,隨著適婚年齡人口下降,政府就算提出再高妙的政策,也無力回天了,屆時台灣人口加速下滑已是必然 的宿命。


     台灣出生率驟降源於結婚率下滑,十年前台灣每年結婚總有17萬對以上,近年適婚年齡人口還在水準以上已降至13萬對。當未來適婚人口劇減,結婚對數豈不跌破10萬對?隨著適婚人口下滑、結婚率下降,台灣必將陷入結婚率、生育率互為牽引的衰退循環。


     由此可知,時間已經不多,決策高層不能再會而不議、議而不決。提不提升到國安層次來討論不重要,重點在於當局必須了解扭轉台灣出生率僅剩三、四年,一過了這個黃金時段,大勢已去,時不我予。而此刻在位卻無作為的決策官員,必將載入台灣經濟發展史,成為歷史罪人。


     我們要再次籲請馬總統瞭解人口與經濟的利害關係,台灣未來人口的驟降或緩降決定於今天,不容須臾輕忽,而提升結婚率、生育率的根本之途仍在於創造好的就業機會、讓青年人對未來有願景可期、同時遏止房價的狂漲;至於政府相關補助也應跳脫託育津貼、免學費的思維,若能設計一個機制,讓小孩的出生不再成為父母心中的負擔而成為資產,則台灣生育率的回升,仍指期可待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3/122011011500171.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elle 的頭像
    belle

    北歐─平等─台灣(Scandinavia/the Nordic-Equalitarianism-Taiwan)

    b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