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既然少子女化已經是國家危機,政府卻鼓勵大家發國難財?!這是什麼處理危機態度?到底知道什麼叫危機嗎?不 但沒讓國人瞭解到危機,還要鼓勵大家從中獲利?!這個政府從頭到尾都搞不清楚:就是把「小孩」當成營利商品(可以大賺特賺),才會釀成少子女化(這個,民 間團體不知已經說了多少遍,到底聽到哪裡去了?)!沒想到,還要再用同一套思維,把「結婚」、「懷孕」商品化?!這個政府是想賺錢想瘋了嗎?這種思考邏 輯,不禁令人懷疑,這個政府到底分清楚自己與營利企業的角色差異?只要把「危機」當成「商機」,問題絕對不會真正解決,只會更糟,因為心態不正。不但如此,還會讓大眾以後都把別人的危機當成發財的機會,助長向錢看的歪風。大家務必要格外小心。


(以上純屬個人言論)


祝福台灣國人早日覺醒,悲智增長,一起站起來為台灣所有國人的福祉奮鬥!


---


佛教徒應該瞭解,心態不正,就是種下惡果的種子,時機到,就會承受惡果。


---


拚催生 中央地方打造產業鏈


     為營造樂婚、願生、能養催生環境,內政部擬在101年啟動催生競爭型計畫,編列1億元額度作為縣市催生績效獎勵金,鼓勵縣市、鄉鎮結合民間及地方特色,將婚紗、喜餅、宴客飯店、蜜月旅遊、嬰兒用品、托嬰與幼教機構建立策略聯盟,串連成產業鏈,可望為嬰幼兒關聯產業激發出不少新商機。


     搶救生育率大作戰,中央與地方將聯手「催生」,提高國家生育率,為營造樂婚、願生、能養的催生環境,據悉,在經建會彙整的少子化因應方案 中,內政部擬提出縣市競爭型計畫,鼓勵縣市政府腦力激盪催生,101年年底評選表現最佳前三名縣市,可望獲3,000~5,000萬不等激勵獎金。


     官員表示,提高生育率全國人人有責,不僅中央應出力,地方政府更應盡責,因此內政部希望在少子化因應方案配套中,提出1億元額度起帶頭作用,鼓勵縣市政府結合鄉鎮。民間團體及產業界,將樂婚、願生、能養涉及的產業,以地方特色串成策略聯盟。


     亦即內政部鼓勵地方政府攜手和婚紗業、宴客飯店業、蜜月旅遊業、新生嬰兒的奶粉、尿布 及嬰兒用品關聯業,托嬰機構,及2~6歲的托育機構、幼教機構等串成產業鏈,以折扣優惠方式,配合政府搶救生育率。


     官員說,中央雖只發給地方政府1億元獎勵金,對業者沒有配套誘因,但表現好民間團體及業者,政府會考慮頒發獎牌,公開表揚,等於免費為企業宣傳,加上業者若願意以折扣優惠配合政府建立催生環境,可為自己帶來龐大商機,比起政府施小惠獲得更多,中央希望以小搏大。


     據了解,內政部囿於經費問題,今年建國百年擬先提撥1,000萬元,試辦競爭型計畫,小試水溫,測試地方政府對催生政策配合情況,再據以研在民國101年提出大型競爭型計畫,鼓動地方全力配合中央提升生育計畫。


     此外,經建會也計畫吸引白領及外籍人士在台定居,取得居留權的誘因,包括以更開放便利思維,簡化外籍白領人士來台工作或居留條件及行政程序,期以鼓勵移民政策遞補少子化的空隙。


     至於樂婚、願生階段,期透過舉辦各種活動改變家庭價值觀念,在拍國片或偶像劇中,增闢催生橋段或劇情內容,加強宣傳鼓勵年輕人生育政策,各部會推動各項政策也朝樂婚、能養策略全面思考。


http://news.chinatimes.com/politics/50205565/122011011700124.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