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昨天回應完那位轉貼聯合論壇文章的網友後,想到的是台灣人自己的競爭...削價競爭,或者說薄利多銷,真的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

在國內市場,若從消費者角度,諸多家庭/人為了節省開銷,只要商品不是太差,基本上都會挑價格低廉購買,這抱持的是「只要不要太差,可以用/還會太差就好」。

面 對這樣的消費者,有諸多業者也就抓住這樣的心態(或者說,同理心?某種層面上來說應該是吧),但相對地,工時/營業的時間就需加長。平時若工時/營業時間就需要這麼長,要不斷改善/提升產品素質等,也就根本沒時間沒精力了吧?!最後,若不是利潤壓到很低,恐怕面對競爭時,就會被打垮;但台灣現在不少商家,也做同樣的事情(相同品質,但利潤又壓得更低)。弄到最後,經常是同類產業相殘、自己人打自己人。

現在更慘的是面對外來的競爭。一種是外國進口的商品。這種商品可能對國內商家衝擊比較小吧?一來,因為進口,價格本來就比較高些,二來,有些是提供不同種類,不至於造成過度競爭。三來,這些進口商品,目標消費者相當明確。

有能力走外銷的其他產業廠商,要的是走向國外/際市場。要走國外/際市 場,一定會要求政府要幫忙開拓市場(或者像現在,經濟不景氣,若在台灣市場難以競爭,就外移到大陸,以降低成本)。要走國際市場,就勢必要開放。一開放,就會衝擊國內諸多中小型企業。面對開放的要求(國際、國內),政府只能一直先補助以減緩衝擊,接著是輔導中小型企業轉型(如果我個人沒記錯,台灣一直以來都是這樣處理的)。

但麻煩的是,從大陸回流而來的民生必需品。當這些民生必需品,可以用更低價回流到台灣,那不就衝擊台灣本國自製的民生必需品業者?打出MIT,讓國內業者能夠因應一時,但萬一,這些回流的商品,也以MIT標示(或者不用MIT,但更低價衝擊原來台灣國內的市場價格[因為成本低]),那不就是自己人打自己人?

想到自己打自己人,真的覺得很不堪...面對自己人打自己人,國人的態度是什麼?

「開放」是某些非民生必需品的產業得利(或更確切一點,是大型企業),但同時也衝擊其他國內民生必需品業者,尤其是這種衝擊主要來自大陸、東南亞(這些地方,經常是台灣人往外投資設廠的第一站)...簡單說,開放是某些產業獲利,但傷到某些產業,甚至同樣產業到外面投資,再把商品賣回台灣,衝擊台灣國內市場價格...這究竟是對誰好了(只外銷的產業)?

今天長輩說到「商人無祖國」(自己賺錢就好,國人生活如何與他何干?),我想,這恐怕是最大的原因.....

台灣的企業/業者要繼續這樣下去嗎?真的需要想清楚。別人活不下去,不見得自己就能好好活下去的,因為這是一個社會。

---

以上,只是一些從昨天那篇回應引發的省思,希望為台灣國人謀福利的朋友們能夠一起來思考這些困境(對我個人來說,無解;若從北歐模式,這些問題需要透過集體的力量,從各個層面一起來研究比較好的解套;北歐非常重視務實可行,因此,理論與實務並重;實務可能更重一些),因為需考慮的複雜度相當高、面向相當廣,也因此需要更多朋友們一起來思考,如何讓國人都能好好生活,而不至於落到相互殘殺的地步。若能透過大家集思廣益,不管是誰執政,都能依循大家的共識來處理,如此,大家都能掙一口飯吃、好好過生活。

---

祝福台灣國人早日覺醒,悲智增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elle 的頭像
    belle

    北歐─平等─台灣(Scandinavia/the Nordic-Equalitarianism-Taiwan)

    b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