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被朋友問到了對立法院這群年輕人的看法,只能說:「看到台灣的希望!」很抱歉,個人此時此刻沒有能力、時間等為這一切做點什麼,但我想這篇文章「」(http://www.ptt.cc/bbs/Gossiping/M.1395499937.A.926.htmlhttp://disp.cc/b/639-7sAr)是我能幫忙分享的,因為它守住了我們引以為傲的中小企業,文中亦是對學生們、台灣未來的關切及守護(台灣中小企業能為台灣貢獻的可以不只是經濟)。至於為何要讀這篇文章?很簡單,了解「在簽了服貿之後」台灣可能狀態。是否因此加入抗爭?由個人決定。是否能因此抗爭得到「退回服貿,捍衛民主」的結果(「逐條審查」是學運、大家最早的訴求,很抱歉,我雖有follow新聞但沒跟著更新此訴求)?不知道,但有一件事卻是不管結果如何都要做的,也需集合(各領域)大家的力量才有辦法辦到的,就是:了解與分析服貿細節,其他國家簽訂後的衝擊與因應,反思我們如何因應服貿協議之後的全面衝擊?

在簽訂後,慢慢地,會離開台灣的,應該、也許都走了,剩下的應該就是願意留在這塊土地生活者以及沒有能力離開的人。而台灣社會要面對的問題,恐怕不是某些產業生存的問題而已,而可能是,我們的經濟發展將有多少會掌握在陸資手上?一旦他們掌握某程度的經濟發展,他們勢必會對我們的經濟政策造成某種程度的影響力(其他相關政策都可能陸續受到影響及決策),然後就是政治面(To US:若台灣的經濟掌握在陸資手上,很快地,台灣就掌握在中國手上。簡單說,不用武力,中國就能將台灣收回。若情勢走到如此,貴國的安全等亦是飽受威脅。台灣的發展與貴國之安全、國際地位等息息相關)。若走到這一步(經濟大權若在他人手上),我們該如何解?回顧歷史,面對此景,人不是認命接受任其宰割,就是抗爭(屆時若台灣還保有民主之名,可能免去流血、暴力,否則就是暴力衝突事件不斷)。

大家若還有印象,之前要簽訂ecfa時,不少人反對,但當時政府卻一直強調ecfa帶給台灣(某些)產業的利益,也請相關業主出來表達其看法。簽訂後,不少媒體亦不斷報導其利,漸漸地,這個協定可能帶來的衝擊也就被擱置、遺忘,直到此刻。面對台灣要為此付出的代價,政府是簡單地帶過,我們國人似乎也到了要付出代價,才真正正視此協定帶給我們的衝擊?提起這個,只是覺得我們自己有必要檢討我們自己,面對我們自己的過錯。既是商業合約,必是有來有往,有得有失,有利有弊。為什麼我們當時無法在聽到別人一味分析利得的同時,思考與評估我們可能失去的?唯有得失皆評估,才可能決定我們是否簽訂,不是嗎?或者,當時亦早有提醒的聲音,但我們似乎要到真正碰到了,我們才要去面對?這種面對與處理問題的態度,似乎是我們一貫應對各種問題之道?國人朋友們,我們還要繼續這樣嗎?若我們繼續這樣,就真的可能等到經濟與政治決策大權落在他人手上,受苦了,我們才有感。那樣,不會太晚嗎?

自我檢討缺失後,下一步則是如何避免重蹈覆轍,避免走到上面提到的那種境地。這也是我們諸多人此刻以及接下來迫切要做的事。這若依賴少數幾人,是不可能辦到的,但若能集合各領域、跨領域的人,各自運用自己所長,聯手起來整理、了解、思考各種可能的解套(守成與創新,皆可能因此而生;這是在這次太陽花的學運中,我們看到世代聯手的可能甚至可能帶出新的一種白手起家的中小企業精神),即使情勢走到那樣的地步,我們並非是手足無措,被迫接受現實或抗爭,而是可能冷靜因應,聯手守護我們國人的權益。

最後,還想提醒國人朋友們,特別是真正把台灣當成一主權獨立國家者,應以國與國之關係看待中國及中國的朋友們(若是把中國大陸當成「母國」,就會理所當然地希望無條件得利,並覺得那是應當的,就像小孩對其父母一般,但若是以國待之--對等關係,則較能冷靜看待國家之間的經貿往來,必是有得有失,不可能有絕對的得或失),如此,我們才可能冷靜分析及評估得失,知進退,又不傷人民之間的和氣(畢竟人民之間還是有學術、商業、宗教、文化等交流),守護了自己(國家社會)的同時,亦是守護了他人(國家社會)。

 

祝福台灣國人早日覺醒,悲智增長,能夠以北歐平等的精神及其民主組合的決策模式,共同為國人朋友們謀福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