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就已經殷殷期盼父親節的到來。有點興奮,卻又說不出為什麼,可能是希望對全天下的父親致上最高的敬意吧。

 

        也想起自己的父親,不知道他現在在哪?在做什麼?想起父親,總會有一份愧疚,雖然當時年紀還小,也雖然師父說一切都過去了,總還是覺得遺憾……

 

        前幾天一直在想:北歐的經驗究竟該如何應用在台灣,我該怎麼想?怎麼看?30年代以來的北歐有真正為勞動階層著想的政黨;反觀台灣,沒有這樣的社民黨,多得是零散的非營利組織在積極爭取權益——無數的散沙。怎樣能讓人民團結起來呢?想到教育的問題,補教業可能是整個教育制度改善的重大障礙之一,雖然面對這樣的事實,自己從小到大卻還蠻受益於補教業的,這又該如何是好?加上,補教業是台灣的特產,或者說整個中華文化的遺產之一,有可能根除嗎?還是可能讓補教業「轉(其方)向」?換個角度,其實補教業的衣食父母還不是一般家庭?重點就回到家庭。

 

        Giddens在《親密關係的轉變》一書中提到,家庭民主化已是二十一世紀民主必要的一環。這點,我們目前都還在非常、非常開始的階段。因為多數家庭是由男、女組成,兩者若仍舊是維持舊式男主外、女主內的價值觀,那麼,家庭民主化定是窒礙難行,因為家永遠被視為是私領域,政府不該介入、旁人不該管;維持加計者為一家之主,整個家庭呈現宰制的權力關係。如果沒有小孩,那麼這是你情我願的問題。然而,如果有小孩,這就不是一家的問題,而是牽涉整個社會的問題,因為小孩可能自然而然吸收那樣的模式,並將之運用在人際關係上,而理所當然認為應該有人被宰制。

 

        曾經問過自己:有可能根除階層的問題嗎?仔細想了想,不可能。只要有群體,就不可能避免階層的問題。然而,有可能將其負面的影響降到最低嗎?有的。一句老話,還是從教育著手。如果小孩從小在家庭、在學校,所見所學都是已經讓他/她習慣「人生而平等」、「人是群居的動物」,那麼,教育的目的就已達到。

 

        「人生而平等」,沒有人應該做這個或不必做這個,因此共同的事情要分擔,從中,責任感油然而生。加上,人是情感的動物,只要人與人在一起,就會有情感,同時,這也是將「團體」的概念植根於小孩腦中。從「平等」的根本價值出發,小孩學的是如何為整各團體著想、如何承擔責任,如此教育出來的,個個都是政治家、大將之才,而非短視近利,為了金錢、地位與權力,而不折手段將他人踩在腳下。

 

        由於教育的三大環節——家庭、學校與社會——扮演著關鍵的角色,台灣,或者中華文化,尤以家庭為最(北歐國家則是後兩者為重)。怎麼讓北歐的精髓——「平等」的觀念——在台灣生根,進一步落實在我們的家庭教育中?個人一直認為關鍵在男性。

 

        想到此,各位爸爸以及未來的父親們,「辛苦了!」因為舊有的社會價值觀,造就許多男性得單打獨鬥,心裡有苦也不能說出,撐著撐著,也就這麼撐了下來。然而,現在社會價值與結構其實慢慢在改變,現代的女性也成長不少。可否慢慢放掉一定要自己扛著重擔才算成家立業?何妨讓另一半,或未來的一半,一起承擔?「)組(織)家庭」的意義不是就是共同分擔責任、分享喜樂、憂悲老苦嗎?如果兩人之間就是建立這樣的平等觀,也依循這樣的模式在經營,那麼小孩(將)看到、學到的就是教育的內涵所在。

 

        祈願  有更多的父母及未來的父母能夠意識到、願意堅持這樣理念,並願意為這樣的理念奮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