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會再度主動出擊,其靈感來源為Ernst Wigforss1923年提出的舊口號:「民主不能止步於工廠門口。」LO想要藉著產業與經濟民主的改革來正面挑戰企業主特權的神聖性,以此轉換再分配之戰的戰場。此一轉換標示著社會民主的一個大膽新紀元的來臨。[產業民主(共決)將會被證明為成功的路線,而經濟民主則否,why?正統馬克思路線或邏輯架構有何問題?]  

 

  • 這大轉換實是需要的產物,只能算是草率的即興之作,未經深思熟慮。然而,瑞典工運對於產業民主和經濟民主的呼籲,引發了瑞典政治結構的根本改變背離了瑞典模式所賴的基本原則之一的「務實」原則,將使瑞典模式差一點丟掉半條命。]

 

  • 藉著MBL (工人共決)法案所涵蓋的系列改革,社民黨得以改善就業安全,提升醫療與安全標準,以及促進勞工參與決策。這些改革足以回應普受關切的議題,而又不會增加福利國家的經費負擔,因此,就政治層面而言,似乎是高回饋的正和策略

 

  • 然而,這套改革並不足以彌合社會民主聯盟的裂縫。一方面,它並未激發受薪者的熱忱由於少了民主組合的共識形塑過程;另一方面,它卻打擊了薩爾茲堡勞資協定所立下的雇主特權,工運這麼一來等於是對私有財產權公然宣戰。企業管理應讓勞方參與協商的新規定,實施起來並不激進,但是此一原則卻激發了資方的敵意和好戰心態

 

  • 因應經濟民主或資本所有權民主化之主張而設立的「受雇者基金」 Rudolf Meidner1975年提出,1976LO大會中獲得通過[這麼大的議題這麼迅速決定,顯示民主組合的共識形塑過程闕如]。然而,1982年所通過的法案,顯示平等的焦點已經模糊,幾乎完全被移至資本的形成、社會安全經費的籌措,以及充份就業的維續經濟民主被拿來用作經濟政策的工具,而非促成平等與社會福利的手段熱心支持的藍領勞工不多,新中產階級更少,毋怪乎成為1976年社民黨敗選的因素之一

 

  • 「經濟民主」的政治路線無法於1970年代達成ATP年金於1960年代為社民黨達成的正和功效,反而觸發與雇主和右派政黨的公開惡鬥在勞資無法達成協議的狀況下,於私有資本主義經濟之上維持社會民主體制是困難重重的

 

  • 此外,經濟與產業民主也違反了社會民主歷史經驗上的「平等主義的效率」模式。管理者視新的僱用權利和勞工共決為僵化、沒彈性,他們被導向傳統福利方案,諸如:靠年金系統來解雇年紀較大的勞工,以及靠領津貼來僱用年輕勞工。弄巧成拙的結果是使福利國家比以往更加成為解決經濟難題的工具

 

By Gosta Esping-Anderson, 1992:劉毓秀評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