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生來台已經定案。就學術的角度,開放交流應該是理所當然,也難怪諸多學者都站出來呼籲。再者,陸生來台,「暫時」解決了台灣諸多大學招生不足的窘境,讓諸多學者能夠繼續學術工作,學校不會面臨關門的命運。說來,若從學校、學者的角度出發,是應該要感謝政府德政,讓一大群人可以穩住工作。


陸生來台的爭議之一是,可能引發日後就業競爭等問題。雖然教育部提出「三限六不」,不過,三限六不不入立法,也就是只訂《陸生來台就學辦法》;「以後如果要改,由行政院同意,不需立院重新修法」(引自陸 生來台 教部反對「三限六不」入法)。換句話說,陸生日後是否能留在台灣生活、發展,由行政院全權決定(雖說會送立法院審,結果還不是一樣?因為立院還是由執政黨主導啊)。若依照現在政府一面向企業 倒,近五成企業也老早就表明要僱用陸生,我們的行政院會為台灣勞工朋友著想呢?還是就順水推舟、如企業的願,落到只限比例的地步呢?這個,就留給大家自己觀察了。


其次,從近五成企業有意願僱用陸生的調查報導看來,其中的主要考量的因素之一,就是人力成本。在可能願意「低薪受雇」的競爭下,台灣學生就可能被迫接受被剝削的條 件,才可能與陸生競爭(難道這就是我們總統所謂的全球競爭?)。面臨這種就業競爭的將不只是同等學歷的台生,其他中高齡階層朋友也可能需要有心理準備。這點,可以從政府實施22K後,企業的作法,看出端倪。


再來,就陸生的權益來說,如果不比照國際生,的確可能如楊信男先生所言,「若國際生可以工讀,而陸生卻不行,將讓陸生心生不滿」(引自陸生來台 學者促與承認中國學歷脫鉤)。陸生會不會引發抗爭?這裡是台灣,一個還算民主的國家;如果發生了,請問政府如何處理?如果陸生沒有起來抗爭,會不會有人、民間團體認為,陸生遭遇不公平待遇,有違XX,而跳出來為陸生抗爭?這點,政府又該如何面對?


還有,陸生會想要來台嗎?畢竟學費、生活費都比自己國內大學貴,又諸多限制,沒有補助、又不能打工,萬一又不利將來就業發展(不管是在大陸或台灣),誰會想來呢? 來台後,會想要唸私校嗎?畢竟,我們的總統說,我們是要搶好學生(總統在ECFA辯論時說,全球都在搶好學生,為什麼台灣要固步自封?)。如果按照總統這個邏輯,那麼,請問這所謂的「好」學生,會想到私校唸書嗎?還是要積極爭取國立大學?私校聯盟應該冷靜下來想清楚,否則各校到時候可能又為此爭論不休。


進一步需要考慮的是,什麼樣的學生會來台灣?沒有一定經濟水準的學生能來嗎?不知道我們的學者、政府官員們是否知道,到其他國家留學的陸生都是什麼背景?有相當比例是政府官員的小孩喔。請問這樣的政治因素,不用考量了嗎?企業就這麼放心嗎?

以上這些,有人可能說:「啊,想太多了,不會這樣啦!」一個老百姓可能可以這樣想,可是身為政府官員、國家領導人可以這麼天真爛漫嗎?這些可能的問題(不就是商業所謂的風險?),可都有處理的方法了(風險管理)?自己沒想到,別人提醒了,就該想一想。如果每一次都要等碰到再說、再處理,這就跟碰到天災,一定要等到有人傷亡了,才要面對現實、才要解決一樣,更何況這不是天災,卻可能是人禍。


最可怕的是,陸生來台掩蓋了台灣少子女化、高齡化的嚴重問題。私校招生不足,就是在向我們發出嚴重的警訊,我們政府不是趕緊面對與處理人口結構傾斜問題(日本在出 生率掉到1.3就緊張的不得了、趕緊運用各種政策解決問題,台灣出生率都掉到1.0,世界最後一名,還可以這麼悠閒?這個最後一名,可是會滅國的),台灣政府卻是引陸生來台作為解套,一個可能引發更多問題、耗費我們政府、社會更多精力、資源的政策,造成大家忽略了這個嚴重且最根本的問題。這樣的政府,效能、效率在哪裡?還是認為反正對岸還有十幾億人口,沒什麼好擔心?是真的可以不用擔心嗎?對岸一胎化政策,加上沒有健保制度,高齡化問題一旦浮上檯面,可是嚴重的社會問題,台灣有本事承擔、接受這麼多老人嗎?台灣自己本土的老人都可能會養不起了。


陸生來台,能夠解決台灣少子女化的問題嗎?還是延緩與複雜化我們解決少子女化、高齡化的問題?如果陸生來台能夠解決少子女化的問題,依照目前陸生身份曖昧不明的情況,那是建立在上述提到的種種就業、生活、婚姻問題(還得兼顧本國人民的感受、工作機會、環境等)已解決的條件下,那需要經歷多少年呢?屆時,台灣新生兒出生人數剩多少呢?還有15萬嗎?如果將陸生視為國際生,那就得比照外國人處理,後續需要面對的,也是目前歐美各國面臨的「移民」 以及移民而來的種種問題。


總之,陸生來台,若從教育、政治、權益、財政、法律、就業、環境、人口等角度思考,就會發現這個政策牽扯複雜,錯綜盤節,根本沒有想像的簡單,因為一切問題的根源還是回歸到陸生的國籍定位問題。更嚴重的是,這個政策將耗費掉的人力、心力、財務資源的程度,早就遠高於這個政府所能預期的(還 是我們的政府已經有本事預測未來不會發生這些?),更遑論還有ECFA的衝擊得處理呢。


等到全台新生兒人數不到15萬時,我們的政府、社會還剩下多少精力、能力、人力、財力來面對與處理呢?


大人欠缺前瞻性的看法與決策,可憐的都只是下一代,想想30年後,每一個小孩要肩負幾個老人呢?可能連自己家的長輩都養不起了,更不用說要成家立業、養小孩。還不只如此,我們的政府留下一大堆債讓下一代負擔。可憐的下一代,不但家庭、精神負擔沈重,還得負擔這些國債。這樣下去,台灣是真的never中 共出兵、美國保護啦,自己早就滅國了。


希望各位大人們,深思熟慮,否則口口聲聲說,是為下一代著想,最後卻是累苦、害死下一代, 這就是愛小孩、愛台灣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