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po完「各位納稅人,請站起來反對稅金要被拿來撒大海!『幼教業者:快兌現5歲免學費政見』」後,就想po一篇給真正有心從事幼教的私校朋友們,卻因為手邊有個人責任要先完成,加上體力不支,也就遲遲未下筆,拖到現在。之前與私校朋友討論時,曾經提到,我們無法就此否定所有的私立業者,畢竟有不少私立業者本身就是幼教出身,對幼教也有一定的理念。然而,當不肖的業者佔大多數時,自然也就難以顧全這些私立朋友們。讓這些朋友受委屈,實在很抱歉,還望這些朋友們能夠體諒。


首先,必須再度強調的是,幼托公共化有其必要性。誠如之前提醒私校朋友的,根據之前的報導,台灣近71%的納稅人所繳納的綜合所得稅率都落在13%以下


綜所稅落在6%的納稅人有33.1%,也就是年收入40萬以下,平均每月月薪33,333元以下者,至少有165萬人。


綜所稅率落在13%,年收入介於40萬~109萬之間,也就是平均每月月薪落在33,334元 ~ 90,000元者,佔27.2%,約135萬多人。


綜所稅率落0%(不用繳稅)有 10.6%,約100萬多人。


換句話說,私立業者要正視的台灣家庭現況是:「台灣適齡生養小孩的家庭,普遍薪資 都不高」,如果托育費用再這麼高,這些家庭如何負擔得起?負擔不起,就選擇不生。或者,等一定收入後,想生也有諸多困難,健康、優生等考慮,最後可能選擇 不生。如此,最大的輸家,會是誰?是私立業者,畢竟我們的私立幼托機構佔到7成(美國,高度資本主義社會,也才佔3成)。


再者,就德國的經驗、台灣(各縣市)發生育補助、幼教卷的經驗來看,補貼雖有一時的效果(經常都是當年度,生育率稍微提高,接著就又往下降),無助於催生,因為整體托育費用還是昂貴。在這個全球低薪的時代,年輕人還是生養不起。最後吃虧的又是誰?


基於台灣多數家庭的薪資狀況,以及國內外發補助的成效,「五歲免學費政策」對各位的幫助只是一時,最後各位還是會面臨關閉的命運(除非各位針對的是高薪資家庭)。還請真正有心從事幼教的朋友們瞭解這樣的現實,還是各位要等到走到那種種地步,再來想後路?


如果各位能夠真正面對台灣現況,願意轉型,其實幼托公共化是有助於各位轉型的。各 位可以以幼教專業團隊,租用政府提供的閒置空間(土地租用成本就會降低很多),與政府合作(公、民共辦模式),一來可以發揮專業,實踐個人對幼教的堅持, 二來又能保障幼教保人員的薪資與福利,三來,不用為營運成本發愁(有一定的獲利讓機構能永續運作),四來,又能改善家長以使用者付費心態,不斷要求園所老師的痛苦困境,共同為幼兒的照護與教育努力,不是很好嗎?


至於那些難纏,以使用者付費心態與姿態,無止盡要求幼教保工作者的家長,就留給那些想牟取高利的園所吧。


以上,提供真正致力於幼教的私校朋友們參考。


(純屬個人言論)


---


祝福台灣國人早日覺醒,悲智增長,願意退一步為他人著想,成就福德,共同為所有國人的福祉奮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