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政府不要托育公共化,卻可能考慮民主組合機制,設立民主審議委員會。看似願意開放管道讓人民/家長參與,然而,這其中大有陷阱。第一,這樣的審議委員會都是在審議「既定補助私營業者」的政策。這個意思是什麼?就是由「民主審議委員會」(專家學者、家長、幼教人員代表)「間接為補助政策背書」,政府/相關單位可以理所當然卸責。這不是另一種可怕的陷阱?

第二,沒有定價,價格只會越來越昂貴。只要市場價格越來越昂貴,不是就要家長代表透過民主審議委員會,要求政府加碼補助私立業者?這不是直接讓家長成為惡化台灣財政的主兇?各位家長請小心這種陷阱與未來可能招致的污名(想想不生小孩的納稅人,可能會對養小孩的家庭更反感,如此只是再為台灣社會添加另一種對立與仇恨)。

最後,也是最嚴重的,這種補助政策再繼續下去,我們最後真的是集體自殺,因為少子女化/高齡化只會更加嚴重,政府財政更加困難,無法因應。屆時,政府還能發公務員的月退奉嗎?如果政府還做的出來,只考慮公務員,恐怕會造成整個社會互相殘殺,大家出門都得小心了。


還望大家多多留意,也請瞭解這種作法的陷阱。「公共化」是民主審議委員會的基石。「公共化」,並非要多設公營(一直強調,政府的財政是負擔不起的)、亦非公辦民營(政府可以藉此卸責)托育公共化的重點在於,讓家長代表、勞工代表、幼教保人員、專家學者等,與政府單位代表共同研議與決策,之後提出,經過社會討論、形成政策後,最後再由各層級委員會定期討論施行成效與問題等,研擬對策,適時調整方針。而非像現在這樣,政府挑對自己有利(可以卸責)的政策(不斷發補助),再挑民主審議委員會(拋開民間「公共化」的訴求),讓人民幫他提的政策背書,幫他承擔監督、管理之責。

 

(以上純屬個人言論)


祝福台灣國人早日覺醒,悲智增長,能夠運用民主組合的決策模式,共同來為兒童、婦女/父母,家庭,以及所有國人謀福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elle 的頭像
    belle

    北歐─平等─台灣(Scandinavia/the Nordic-Equalitarianism-Taiwan)

    b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