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相信大家長年來多少都耳聞護理人員的辛苦以及不良的職場環境。我們實在忍不住問:為什麼這麼多女性的工作都是這麼不堪?這麼理所當然被忽略、被剝削?難道這些女性[現在、未來]就沒有家庭?沒有小孩?他們的工作,牽動的也[將]是一整個家庭啊!長年來,護理人員的處境並沒有改善多少(流動率也真的是相當高),更慘的是看到要修法,設置「醫療專區」,讓醫院「公司化」,
以營利為目的。大家須知,一旦公司化,以營利為目的,第一線的護理人員權益經常最先被犧牲掉。為什麼?因為市場機制就是「以最少成本賺最多錢」(可能越來越多派遣)。接下來,就是有錢人才有看醫生的權利,沒錢的人自己看著辦(這不就是美國醫療制度長年的狀況?!)。為什麼要讓我們的醫療制度走倒退路?我們為什麼要讓這些市場制度破壞台灣傲視全球的「全民」健保制度?我們要走美國醫療制度的老路子嗎? 還請大家 5/1(日)12:30pm站出來,為我們的護理人員以及其他所有基層勞動者發聲!感謝。 (以上純屬個人言論) 祝福台灣國人早日覺醒,悲智增長,能夠實踐北歐平等的精神與民主組合的決策模式,一起為所有國人的福祉奮鬥! ----
時間 |
5月1日 · 12:30 - 15:30
|
---|---|
|
|
地點 | |
|
|
召集人 |
台灣護理人員權益促進會
|
|
|
詳情 |
護理權益促進會集合地點:光復國小門口
國父紀念館 捷運出口4 自備水,帽子 建議戴口罩,上面寫標語:反過勞;或者合理工時;或者合理護病比 |
http://blog.xuite.net/tnrpa/blog/43888702#18723790 「白衣天使 五一上街」 ◎ 劉欣宜 衛生署新修訂醫療機構設置標準,將醫院護理人力與病床配置從四床配置一名,提升為三床配置一名,乍看之下好像護理界得到了甜頭,但是現行的醫院評鑑早就規定醫學中心必須符合二床配置一名護理人員的比例,區域醫院為二.五床,今日的修訂,只是形式上的安撫眾怒,這樣的低標並沒有任何實質的意義。 每年護理科系畢業生高達一萬三千多人,但是就業率不到四
成,全國護理人員一年的離職率高達近三成,造就台灣護理人員的平均職業壽命只有七年。是什麼原因導致護理人員折損率如此之高?除了高達一比三十的護病配置
造成工作負荷過重、須輪值夜班、請假困難之外,還要處理許多不屬於護理專業的文書行政工作,應付各種醫院評鑑、整潔比賽、品管競賽等,根本沒有空閒時間好
好照顧病人,嚴重犧牲了病人安全與照顧品質。 請支持台灣護理人員權益促進會五一勞動節的遊行活動,號召護理夥伴們挺身而出,捍衛權益與尊嚴。白衣天使不想變成折翼天使,我們要做的是病患永遠的守護天使!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apr/27/today-o7.htm 欣慰我渺小的努力
◎ 陳書毓 三月底、四月初,連續幾天自由時報刊載前輩們對於護理相關議題的關心與呼籲,我將文章轉寄給醫院高層醫療主管,竟然很快地得到了正向的回應。主管在
百忙之中坐下來傾聽護理的心聲,會談當中我們表達了目前院內護理所遭遇的實務問題與困難,例如:臨床護理人員「瑣事纏身,難以專心照顧病人」、「職場暴
力,醫護關係緊張」、「醫療系統溝通不良,護理人員變成夾心餅乾與受氣包」等問
題,進而呼籲應該正視「員工滿意度」當中所呈現的開放性問題等等。而高層主管也承諾將會以制度來強化醫療與行政系統的功能與責任,並且承諾將會把「尊重」
提升為機構核心價值的第一順位。 一個人的力量非常渺小,然而,只要我們願意參與,願意整合,願意凝聚共識,進一步集合問題潮流
(problem stream)、政治潮流(politics stream)、政策潮流(policy
stream),終有一天護理改革的「機會之窗」將會開啟。至少能夠多挽留一些具有熱忱的護理同仁繼續奮鬥! 五月一日,台灣護理人員權益促進會將要發動勞動節遊行,護理改革的「機會之窗」即將開啟,期待您的參與! (作者現職護理師、台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博士班學生)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apr/27/today-o9.htm 營利與公司化 將使醫療淪為算計 ─黃淑英 醫療是希望病人越來越健康、病人越來越少,而病人因知識之落差,通常也無法百分之百自主選擇治療方式,一個本質上完全不同的於市場理論的服務,如何適用市場理論?
當醫療變成商品,醫師也分不同等級計價,醫學的處置不再以病人為中心,而是以利潤為本位,醫師也就失去專業自主的能力,因為醫師必須挑選病人、必須追求獲
利,醫師變成百貨公司的櫃哥、櫃姊,以拼業績為第一,醫學倫理教育從此摧毀與改寫!而我們要問問政府,在追求利潤極大化的情形下,醫療公司將只用派遣人力
或將人力最小化、用最少成本或最能賺錢的方式來治療病人,何以維繫醫療品質?
國際醫療專區將使台灣醫療階級化加劇
政府認為國際醫療推動需要專區辦理,才可以確保健保病人就醫權益。然而,這豈止是健保排擠的問題而已。政府忽略了這些變成公司的醫院將不會自己花錢培育人才,只會重金延攬健保體系內資深又優秀的醫療團隊,讓他們通通都跑去看外國人、有錢人,動搖台灣健保與醫療的基本價值。
國際醫療專區等於階級專區,政策一旦實施,台灣的醫療服務會區分等級,頭等是老外跟有錢人,他們可以在美輪美奐的「醫院公司」裡接受號稱一流的治療。而我
們用國家資源培育出來的優秀人才、用越來越貧困的民眾納稅錢蓋專區,不是給一般老百姓使用,而是要服務外國人和有錢人,一般民眾被迫要接受可能是二流或是
三流治療。這樣要如何確保國人就醫權益?
包含台灣在內,世界各國一流的醫院都有國際自費病人,我們不明白的是,在台灣,何以國際醫療必須以專區才能辦理?何以國際醫療專區就必須以公司化經營,才能確保醫師不出走?
一流的醫療服務,不僅僅需要一位傑出的醫師而已,它必須在謹守醫療倫理下,有優秀的醫療團隊、好的醫療政策環境與良善的治療服務,『病人不靠專區來輸入,
醫師就會大量出走』的主張,與其說是憂心台灣的競爭力失去優勢,不如說以部分盈餘挹注健保的道德外衣,為財團營利找捷徑!
如果醫師不想待在台灣執業,表示國家無能提供一個好的執業環境,那麼我們應該檢討的,應該是如何合理化資源配置,讓醫療團隊及民眾有好的醫療環境,而不是用『公司化』或『專區』這種方式嚇人民!
台灣的健保為我們建構起一個醫療照護網,我們從醫學生到醫師的培育過程中,無論政府預算或健保給付,都長期支持醫事人力的專業養成,這也使得醫療服務在台灣成為公共財或社會財。
然,在公司化與營利的思維下,不但無法確保以病人權利為中心的價值,健保病人變成是這些醫療公司業主檢驗、遴選它優秀團隊的實驗品。在政府大談國際醫療專
區、醫療公司化的同時,醫學教育如何能避免醫師或團隊不去歧視或選擇病人?如何不以價格做算計來治療病人?遑論已經嚴重失衡的醫療環境,這無疑是雪上加
霜!
在此,為了台灣下一個百年醫療大計與發展,我們強烈反對,並呼籲政府停止推動國際醫療專區的設置與醫療機構公司化!【本文作者黃淑英為現任立委】2011/04/23
http://www.idn.com.tw/news/news_content.php?catid=4&catsid=2&catdid=0&artid=20110423abcd005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