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是想回應之前文章(「永續」)中最後括弧裡我提到Max所指出的精神或態度,其實是我們舊有的價值觀、舊有的美德。我想就以自己曾經購買的一雙拖鞋為例,讓大家了解為什麼我個人覺得Max所談的,其實是台灣過去的價值觀、美德。
我唸的大學,規定要住宿。去住宿時,因為沒有新拖鞋,所以在宿舍的福利社買了一雙紅色塑膠拖鞋(實在不喜歡紅色,可是當時同款裡沒其它選擇),價格大概是NT$ 89或90大洋。當時應該還是有其他的選擇,而且比較好看,價格高一些的式樣。不過,我還是挑了這雙。
平時,我常常蹦蹦跳跳,拐來拐去,沒想到那雙拖鞋實在很耐操,到了大學畢業,只有鞋上印的brand糊掉而已。既然如此,我想,那就跟著我就繼續流浪吧!
沒想到,畢業後工作三年,加上研究所,這雙拖鞋始終就是這麼健壯(只是有點老舊而已)!每一次搬家,我就憶起這雙拖鞋年紀,以及陪我走過的歲月......
還記得在研究所時跟室友聊起這雙拖鞋,我們都同意這雙拖鞋所代表的是台灣十年前的價值觀:低價,耐用,還有製造商的同理心。他們了解大部分的台灣國人受限經濟的考慮,大概只選擇「可以用就好」。但是,很神奇地,其它許多耐用財所需要的「耐用」原則,不知不覺也會被放進製作的過程,這是製造商的同理心吧?!他們將個人在購買產品時所考慮的因素放進產品裡,所以這雙拖鞋低價、耐用(台灣人當時對外型美並不是很在意)。這點,其實就是<北歐魅力I.C.E.>一書所提到的設計精神,從自身的實際需要出發,加上他們對環境抱持共同體的態度,才能設計出這樣實用又耐用(盡量不要傷害自然)的產品。
隨著這麼耐用,它就開始了它自己的歷史,也在我的情感記憶中佔有一席之地。每次,我總是很得意地對別人說:你猜,這雙拖鞋穿了多久?很少人能猜得出來......當然,有時也會遇到那種覺得「這麼破舊,早就該丟」的人,但這雙拖鞋是有它的歷史,它所牽動的情感,以及它背後所代表的種種精神與態度(因為它總讓我聯想到十多年前的台灣人、台灣的精神與價值觀,也為我們之間建立一道無形的情感橋樑)。
其實,我們再仔細一點回想我們週邊的老人家,他們是不是常常堆積了很多東西,捨不得丟?很多年輕一輩可能都會覺得髒亂、不美觀或囤積了些沒有意義、沒價值的東西等。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說,這些收藏卻也表露了他們的節儉美德、他們所屬的時代價值觀,還有對陪伴自己走過大半輩子的東西有一份深厚的情感。這些,隨手拿一件,他們都可以滔滔不絕地說呢(常常也都是表情豐富喔)。
因此,面對今日物質的進步,東西的汰換率很高,我們可能需要想想:在看似「得」、「進步」的同時,我們是否也失去了不少好的觀念與價值觀,或者是精神層次的退化也說不定。
---
可能會有人反駁我:「佛法不是教人要捨?」是的。但是佛陀也教我們要感恩(要報四種恩德,其中一種就是「眾生恩」;感謝其他人的付出與辛勞,我們才能有今日的生活)。因此,佛陀教導人要學習「捨」,只是要人不要執著過頭,並非真的要人捨棄一切情感、成為一個無情的生命,或者有理由可以浪費喔。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