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位朋友因為工作關係,最近接觸了芬蘭教育,跟我提到她自己的想法。就她看來,我們與北歐最根本的差異是價值觀,因為如此,所以她覺得我們很難發展成北歐模式。事實上,在毓秀與諸多學者們多年來的努力(甚至要感謝DPP執政時願意採納諸多意見、推動上路),並結合民間組織的力量下,他們已經將許多北歐的理念或制度,因應我們的民情、社會,轉化為台灣模式。
舉例來說,許多人一聽到北歐福利的模式,就認為採用他們的模式,勢必得增稅,馬上就反感。事實上,在了解增稅在台灣目前現有體制、社會觀念的困難度後,毓秀他們就已經將北歐模式轉化為台灣模式。在經費部份,北歐模式的福利措施,主要是由人民繳稅,政府管理並提供福利,因此,高稅的好處是,政府承擔大部分的費用,使用福利者的自付額相對很低;台灣模式,在相對低賦稅的條件下,政府負擔的額度低,使用福利者的自付額相對高。這不只是概念上的轉化,也實踐在保母管理制度的設計。以圖示(借助毓秀整理出來的圖)如下:
轉化後有一個不變的關鍵是「管理」。透過管理,費用不會漫天要價;透過管理,會有品質;透過管理,讓政府盡其義務、讓人民參與。
其次,從北歐福利的歷史發展來看,整套福利概念的形塑、推動是來自社民黨(距今,不過一百年多些)。在台灣,要靠某個政黨推動這整套制度有其困難性,因此,毓秀他們是以民間組織的方式,形成一股力量,然後push有緣的政黨,將轉化的制度推動上路。事實上,民間組織的發展與力量,在北歐,可說是晚近的發展。換句話說,我們並非完全循著北歐的腳步,等待某一政黨如北 歐社民黨一樣,而是直接帶入民間組織的力量,形成政府、市場、民間的三角制衡關係。所以,如果國人還是想要被動地抱持著依賴某一政黨來改變我們的環境、社會,那恐怕會相當失望。但是如果自己願意參與,並結合志同道合的夥伴,就能形成民間力量(諸多NPO都是例子),影響社會、體制。目前,這種觀念的宣導仍在進行,也仰賴大家的力量。
額外一提,因為這樣的轉化,我們會面臨的困境、問題就可能與北歐不同。不過,他們的困境與問題都值得我們深入分析、作為前車之鑑(不少朋友可能會因為看到或聽到北歐福利模式的某些缺失,就全盤否定它。這樣的態度,似乎早已否定了我們自己[個人或國家]可能超越北歐人/國家的可能。同時,這也可能反應在個人的人際關係上喔,也就是,容易看到別人的某一缺點或只因為別人做錯某件事,就否定掉這個人之前的努力或這個人......值得留意喔)。
因此,我們並非一味地移植北歐模式、也非外國月亮比較圓的心態。不過,北歐理念要能轉化成台灣模式,需要更多關心台灣文化、經驗、社會、民情,並相信台灣透過自己的參與能發展得更好的人投入、思考(如果妳/你對智力的挑戰有興趣)、推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