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與公民意識有何關係?最近,自己碰到幾個類似的狀況。在提倡北歐這些理念與實踐的同時,很容易被當成為政府宣導之類的,而引起別人的不快,甚至直接把我等同政府代表,而激動起來。


他們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畢竟,我自己以前也曾經有過類似負面的態度。只不過,我並不是為政府宣傳,我只是努力在運用自己的公民權、社會權;相信他人、社會、政府可能透過我們大家的公共參與而改變,也就是將我們認知中的善努力付諸行動罷了。


上篇,還有之前,曾提到自己的經歷;若不是接觸佛法與yuhsiu他們一群人,自 己可能也仍是那樣的態度(也仍不斷在調整)。調整後再回頭看,以前負面的態度不但不會讓自己好過,可能讓週邊的人也感染自己的態度、帶給別人不快,對社 會、對人都抱持負面的觀感與角度。如果,這樣能讓個人覺得苦,而願意遵循佛陀的教法,全心全意修行,下定決心,一世解脫,個人是全心祝福。否則,我們勢必 還是不斷會與人、與社會接觸。如果我們還是抱持如此負面的態度,我們不但相當自我中心,看不到自己可能帶給他們人的負面影響,甚至我們只會不斷自卑、不斷 羨慕別人、唾罵社會、政府,因為看到、聽到的許多國家環境都比我們好。


如果他人、社會、政府成了我們自己厭憎的對象,我們難道可以說:我們沒有責任嗎?


我們的身行、言行,沒有影響他人、社會、政府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影響力!


端看我們是否願意正視自己怎麼看自己、自己與他人,以及自己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


這樣的責任,應該就是我們傳統文化對知識份子的期許吧?我們要讓它變成lip service嗎?


除了指責媒體、政黨、政治人物、企業等不負社會責任外,我們個人也有義務常常回頭檢視自己教育了、帶給了這個社會什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