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r 24 Thu 2008 00:33
商業主義與理性的制度性選擇所需之知識
- Apr 24 Thu 2008 00:28
人都需要support
- Apr 23 Wed 2008 09:30
網友所激發的思考(歡迎大家提供意見)
- Apr 23 Wed 2008 00:32
加強能見度及結構性參與
知識的散播對於福利有兩個好處,其一為協助人民就複雜問題做出有根據的選擇,其二為勸阻逃脫責任或自求多福。這便是第六個指導原則:關於服務的管道、成本、效益,以及用以支付之稅金的清晰、系統性、可靠知識,應讓人民以最低成本取得。
- Apr 22 Tue 2008 01:11
包容性服務與適當的誘因
-
讓我們比較北歐與美國典型家庭的情況。兩個家庭都希望擁有乾淨、安全、健康的環境,附近有好學校、醫院和其他的必需服務機構或措施。對北歐家庭而言,這些都能透過涵蓋所有人的體制性正常運作而獲得,因此,他們就會理性地行動,包括納稅和參與服務網絡的[民主組合]機制。同理,美國家庭也會採取理性行動,向排他性的優勢郊區或市區集合住宅移動。
-
上述北歐家庭顯示的是體制性安排的第三個指導原則:縮減差距。
-
此原則的實踐例證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包容性、非排他性的公共服務。一方面,這些服務的品質達到中上收入者願意使用的程度,以致他們不會求助於營利市場提供的排他性服務。另一方面,這些包容性的服務也讓社會底層的人們及其家庭享有相當程度的社會安全,以致他們不會訴諸反社會行為。這種包容性服務的概括原則為:服務必須由第三(公共)領域而非第二(市場)領域提供。[與美國和台灣主流觀點比較。]此系統效率越高,個人就越不會想要規避其義務,而整個系統也會越公平,獲得更高的評價與更多的支持,形成良性循環。
- Apr 22 Tue 2008 01:08
台灣健保制度成為美國取經對象(附帶看美國三位總統候選人對於健保的態度)
- Apr 21 Mon 2008 01:02
團結與位置性競爭
-
第二個指導原則是,體制性安排應與社區(第一領域)之特質,即團結感,產生互補。Hirsch得出的公式是:減少位置性競爭(positional competition)。
-
以司法架構為例,Gordon Tullock雖然一向護衛市場,卻認為歐洲的審判長主導的制度優於美國的檢、辯互相為敵的制度,後者會驅使律師追逐利益。若要減少Tullock惋歎的美式好訟,就有賴建立對於國家體制的信任。如此,國家被視為社區願望的合法表現。此種合法性跟歐陸政治文化比較契合,而跟央格魯薩克遜模式距離較遠,後者容易藉著法庭,以及非保守陣營對於政府行動之合法性的無情攻訐,而散播敵對文化(adversarial culture),使國家成為其受害者。[例如,瑞典「強社會」融合了社會和國家,使國家作為成為社會願望的表達,因而具有合法性。相較之下,美式敵對文化有礙共識之形成,女性、勞工、兒童、老人等人口之需求無以被提升為公民權利,國家無須為此負責。更有甚者,敵對文化的對峙方式(昂貴、困難的游說、訴訟、研究、出版、媒體事件)決定什麼人才有本錢、資格參與權力/權利的對峙與競逐,如此排除了女性、勞工、兒童、老人等人口。]
-
Hirsch強調位置性競爭的消減。他主張,為眾人所需、容易引起擁塞的貨品或服務,應該從第二領域(市場)移走,因為此一領域具有使人們跑得更快以便留在原處的作用。
- Apr 20 Sun 2008 01:14
社會民主政治經濟學:原始方針
- Apr 19 Sat 2008 00:55
慈濟發展無臭廚餘 堆肥妙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