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堂堂的「吳大行政院長」說了類似的話:以前沒有這些托育制度,他們夫婦也生了四、五個啊!所以低生育率跟托育政策並沒有這麼大的關聯;托育政策並非挽救少子女化的主因.....這就是我們政府官員的心態(我想恐怕沒有媒體朋友敢報導,但這卻有必要讓大家知道這些為政者是怎麼想的,看看他們個人的態度怎麼決定了我們的政策!)。他用他們家、他們的社經地位、他們的整體環境來思考其他人/其他家庭,認為一般家庭都跟他們一樣的環境......各位育齡父母,你們是嗎? 


b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聽到的消息,下週四立法院要審查兒照法。只是這「兒照法」,已經不是「兒照法」,「兒童教育與照顧法」,這「兒童」只有2-6歲的小孩,是「幼照法」(幼兒照顧法,偏偏這幼兒幼還不包括0-2歲;0-2歲的幼兒不是幼兒?)。幼托整合,耗了多少學者專家時間、精力、國家經費,落到最後,教育部只想管2-6歲。其餘0-2歲、6-12歲的小孩們是被這個政府[行政院/教育部/立法院]、社會拋棄在外的,是社會孤兒,自家死活自己料理。眼見「兒童節」就要來了,也要放假,這「兒童」的教育與照顧,誰在乎了呢?


b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這是MIT的一場演講,談的是領導(leadership)。雖然整個聽起來是針對企業領導,不過,個人認為這應該是用在教育態度才是,而非等到成為領導人時才開始調整態度與思維。唯有敢放手讓小孩從錯誤中學習,啟動「自發、自省」的態度,小孩才會知道自己的侷限,知道該改進、想(不想)突破些什麼,如此才可能造就勇敢、反省能力高且應變能力強的小孩。


b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註:看到這些監獄長官的用心,個人覺得很感謝:)如何讓受刑人出去後能夠就業或創業,安穩過生活,讓家人也能夠安心,這真的是最需要考量的。感謝提出這樣想法的智庫(們),以及感謝你們的用心,也祝福你們!也希望大家能夠支持這些朋友們!

 

祝福台灣國人早日覺醒,悲智增長,能夠運用北歐民主組合的決策模式,共同為所有國人的福祉奮鬥!

b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三了,不時還會抱著媽媽說:「媽媽,我好愛妳喔」,不時情緒激動就哭了起來,這樣的小孩,該怎麼教她呢?我沒有答案,只有從自己是小孩的角度思考。


b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長 久以來,政府/社會當將育兒視為是個別家庭[延續]的問題,任由托育高度營利化,導致今日少子女化,即使不少官員跳出來說(還是不願意承認生育率降低)或 報導試圖說明,台灣女性生養小孩的數目並未減少,問題出在晚婚、晚生。但如果大家仔細看、好好想,大家便會發現,這些問題還不是就是環繞經濟因素上?怎麼 說?根據之前的調查,多數女性晚婚的主要理由是遇不到理想的對象。許多研究都會推論說,因為現代女性的教育水準高,追求自我實現,因此,不願意為了家庭、 小孩放棄個人的職業生涯(這種類似的說法,有的是持平描述,但有些研究學者及報導隱含著責怪婦女的語氣,認為婦女自私,不願意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但事情 真的是這樣嗎?)。如果我們反個立場來想,也就是從傳統女性的角度來想,就會發現問題的癥結是一樣的:養小孩真是太昂貴了!


b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之前苦勞網的報導,試圖將我們推動的托育「公共化」與「公辦民營」、「營利市場」的運作概念與方式區分清楚(感謝苦勞網記者的努力!),不過,基於國外經驗,國內學者及國人對於「公共化」的認知多是「公營、公立」(或者公辦民營),以致於政府、大眾等一直以為我們要推動「公立」或是「公營」幼托園所。事實上,基於台灣優渥的公務員退輔體制所造成的國家財政負擔,台灣實在負擔不起更多「公立園所」(公教人員),因此我們才推動「公共化」。簡單說,需釐清的 第一個觀念是,「公共化」,並非是要多設置公立幼托園所(這也是全教會的誤解;我們很感謝這些老師們願意share,希望能有更多人進入公教體系,但是現實的體質與環境並不允許如此,還望全教會的老師們能夠體認這個現實,把這份心意轉化為更務實且長遠的思考)。如此,若不是要多設置公立園所,那麼所謂的 「托育公共化」,究竟意涵為何,如何操作呢?


b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還請大家一起為日本大地震往生的朋友們祈福,願他們能夠往生善處。


b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月24日記者會後,一位配戴著立法院證件的中年男子,看到我跟小小孩在玩(那天 有五甲的媽媽們帶小孩上來),走過來跟我說:「妳知道崔xx(某位明星的名字)嗎?她媽媽幫她帶小孩時,都很緊張.....妳知道,小孩精力旺盛。有一 次,小孩玩著玩著,就從她頭上這樣摔下去(先生還比了動作),她就覺得很愧疚.....我忘記自己回應什麼。我想,他應該是從祖父母的角度告訴我:這套托育制度有必要吧?!想想,各位年輕父母覺得小孩給父母帶很放心,但可能忽略了父母帶小孩也有壓力,因為也可能發生各種意外。


b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去年婉如與一些學者、媒體朋友們到瑞典隆德發表論文,順道參訪。在那裡,他們發現小孩在公共場合都很安靜,不會大吵大鬧、乖乖地做自己該做的事情。他們覺得很驚訝,這是怎麼教的?怎麼小孩都可以這麼自律?為什麼可以辦到這樣呢?聽到這個,我自己倒是一點也不覺得驚訝。


b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