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觀念激盪 (7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還有一個思考的陷阱,也是需要請大家小心。各位提出的第一項訴求是以「企業擴大非典型勞動的使用,從事部分工時等不穩定工作的勞工人數不斷上升,因此依賴基本工資維持生計的弱勢勞工也不斷增加」為由,因此要求調漲工資。依照我們政府官員的思考邏輯,他們會把整個事件讀成:問題是出在這些「非典型勞動」未獲得保障,接著又會再度端出他們準備已久、隨時可以上菜的「派遣專章」或「勞動派遣法」,藉各位之口,讓派遣或非典型就業順理成章立法,讓更多勞工陷入被派遣的痛苦,不知道各位希望如此嗎?一旦派遣立法,不管薪資調漲多少,大半以上一定都會派遣公司吃掉的!


b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提到養育小孩是「全體社會」的事情時,經常有不少人(自己不生或沒小孩)會反應:「我又不生小孩,為什麼要繳稅幫別人養小孩?」當這麼說時,很明顯地還沒有認知到自己會退休、會老。老的時候,會領國家的老人年金、享用國家提供老人的各項優惠、津貼,措施等。因此,如果沒有足夠的青壯人口工作納稅,當各位年老時,所有的福利都會縮水(比現在還少)。


b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要談崇高理想,誰比得上儒者?但實際結果是什麼,我想大家應該清清楚楚:書讀越高、越有地位、越有錢,就越自私(當然,好的也是有,不過,當大多數都是自私自利者時,真正懂得為人著想的軍公教人員也就顯得稀有,在此要 對這些懂得為民著想、服務者說聲:抱歉了,你們被拖累了)。大家也可以環顧自己週邊的人,看看是不是這樣?但是,千萬不要直接說他們自私,不然他們有本事 搬出一堆大道理來為自己的立場辯護,講得頭頭是道(可能我們都昏倒了,他還能滔滔不絕)......重點是大家要能看清楚儒家文化的本質,以及所帶來的實 際結果。所以,談理想恐怕是沒用,就務實一點(北歐是理想與務實兼具),來分析利益好了。


b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之前教保服務行動聯 盟楊小姐提到,中南部許多公幼要被裁撤,楊小姐問到:那麼鄉下、偏遠地的家庭、小孩該如何是好?當公幼被裁撤,有需要的家庭、小孩沒有得選擇,就會被迫要 購買昂貴的私營托兒所、幼兒園。買不起,該如何?有些不合格、稍微便宜些的私立托兒所、幼兒園就可能見縫插針,趁機崛起(反正政府管不勝管)。這些種種, 難道決策者都沒感覺、不知民間疾苦?還是一天到晚都只會用自己家的情況來衡量,就覺得這些家庭會自己活下去,或者說有發教育卷(或補助私幼),不會有問 題?!


b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兩週前,聽到老家在 彰化的朋友(20多歲)提到他家鄉的情況。他提到自己不少堂表兄弟姊妹已經結婚,也都育有兒女(都還是小孩)。長輩們都一再叮嚀晚輩要存小孩的教育基金。 然而,由於他們的學歷,加上當地的薪資低(大多是工人階層),兩個人工作,生活只是過得去,根本不太可能存教育基金。朋友說,等他們的小孩一旦要國、高 中,就很令人擔心。不僅如此,就他自己同鄉同 輩的朋友們,考上私立大學的居多,因為家庭經濟環境關係,他們多數人都背負學貸,一畢業,身上就背負著債務,得趕快還債,但是,現在大學生也不見得容易找 工作,壓力也就很大了。他自己則比他們幸運,因為是長孫,爺爺用自己的退休金大力支持,加上父母辛勤工作,才能好好唸書。


b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先生表示,台灣在富裕之後,學生用功的程度不如以往」(引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814/5/2b38n.html,台灣「富裕」成了「台灣學生用功的程度不如以往」的原因照馬先生的邏輯,「富裕」與「學生用功程度」是衝突的。如果照這樣想,那為什麼要簽ecfa?ECFA究竟是讓台灣人更富裕、台灣學生更不用功?還是要讓台灣與大陸一樣窮,讓台灣學生懂得用功?


b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到公視針對定價採訪保母的報導:「民間推統一托育費 保母:難以定價」, 實在不敢相信,大家努力在保障保母的福祉(社區支持系統,讓大家信任合格保母,不會因為其他保母事件而受影響;記者會當天勞陣孫先生甚至也說要保障保母權 益),保母們卻自私自利,不管年輕一代父母的生計,甚至也不管其他保母之後是否有小孩帶?這樣的態度,真的能帶好小孩嗎?還是把小孩變成自私自利、不管他 人,日後遭人討厭?!


b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知道大家是否留意過,小孩之間的感染力,比一個大人在那裡說個半天有用?舉個例子。自己在教小孩學習英文時,常見的狀況是:只要有一個小孩錯(即使馬上糾正她/他),不少小孩經常會記住說錯那位同學說的說法,卻對老師的說法老是記不住?!


b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想想,一大片的土地,給財閥蓋一個無人工廠,對地方貢獻何在?既不會增加就業機會,更不會活絡當地的經濟。因為要給他場地,人民的居住、使用空間就減少、限縮(房價就漲), 接踵而來的就是環境污染(說白些,無人工廠,就是要直接甩掉雇主責任,一個不懂得尊重人的企業,又怎麼懂得尊重環境?)。再者,他們賺取的利潤,是直接進入他們的口袋,有帶給地方什麼?沒有。他們又不會繳稅給地方政府。他所賺取的利潤,只是增加政府GDP的「數字」、出口「數字」而已,對我們國人又有何實質的助益?不但沒有利益,還有一堆後續的問題陸續等著當地居民。對於看不清利弊得失(多想一下都沒有),還拼命提供土地給這樣財閥的政府,我們為什麼要支持它、為什麼要支持這樣的人當家?


b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開始了解北歐的精神與機制起,個人覺得,受益最大的就是這種「環環相扣的多面向 思考」,以致於當檯面上報導某一面向的政策時,能夠多想一下它與潛藏在底下其它面向之間的關係與衝擊,例如自己幾次針對ECFA、陸生來台、馬先生的政策等的思考。如果依照台灣人民現有的思考習慣,一定馬上被貼上民進黨、親綠標籤等而馬上浮上「啊,就是那樣啦,說來說去就只會那樣說...」等,而不願意進一步去深入了解。事實上,這真的是從北歐學習而來的思考角度:看某一個政策,一定要能夠思考它與其它面向之間的關聯與影響;因為唯有這樣,才可能讓政策之間環環相扣,力求盡力照顧人民的需求。台灣人真的很需要這種思考,才能看到問題,而不至於被這種藍、綠政黨思惟牽絆,造就了鎖國的思考(只聽、看台灣本土內的言論)。


b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陸生來台已經定案。就學術的角度,開放交流應該是理所當然,也難怪諸多學者都站出來呼籲。再者,陸生來台,「暫時」解決了台灣諸多大學招生不足的窘境,讓諸多學者能夠繼續學術工作,學校不會面臨關門的命運。說來,若從學校、學者的角度出發,是應該要感謝政府德政,讓一大群人可以穩住工作。

b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是回應jkgood的網友的問題 [我還是不明白環境教育與這則新聞的關聯性],應該有人也有類似的問題,我想,就另文發表。


b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篇文章轉自低碳部落格,作者從丹麥的例子,讓我們再度看到,朝向「綠色」發展,不但是世界的尖端思想,也是創意、研發的啟動器: 

 

薩姆索能源學院 (Samsø Energy Academy)院長赫曼森(Søren Hermansen)表示,高調的環保理想主義,在Samso這座以中高齡居民所組成的保守社會行不通。他務實的策略是:發展新能源等於拓展商機和新興產 業。發展新能源等於拓展商機和新興產業。

b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JJ-Bay網友提到:


b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JJ-Bay網友提出:


b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但同時身為保母又是家長的個人,因為自己在家照顧自己的幼兒,又可以獲得收費(或者補助),真的有種兼顧工作與家長雙重角色的便利。


b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po出 part I 的回應後,JJ_Bay網友給了我些feedback:


b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感謝JJ-Bay網友,針對「【行政院版】、【民間版】兒童教育及照顧法草案__比較一」,提出的思考與分析!

先就其部份分析,提供如下思考:

b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